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5日报道称, 由于中国生产的战斗机已经成为俄战斗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直接竞争者,俄方已决定冻结了此前同中国签署的出售RD-93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合同。
据俄媒体引述俄军工企业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俄方作出撕毁合同的做法是因为中国“枭龙”战机和俄罗斯“米格-29”近期在埃及市场发生激烈竞争,俄方无法容忍中方使用俄制发动机的产品与俄制战斗机争夺市场。
今年4月,俄国防出口公司副总经理米赫耶夫前往埃及讨论32架战机合同问题,但埃及同时正考虑获得中国“枭龙”战机。尽管中国的“枭龙”战斗机总体性能不如米格-29,但相对于“米格-29”3500万美元的单价,枭龙战机价格只有1000万美元,具有决对价格优势。
《生意人报》报道说:由于同俄罗斯竞争的中国战斗机均使用俄制发动机,所以俄"米格"和"苏霍伊"战机制造商总经理米哈伊尔•波戈相致函给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之后俄方冻结了向中国出售RD-93喷气式航空 发动机的合同。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100台RD-93发动机合同是双方在2005年签署的,合同价值约为2.38亿美元。当时还签署了一份俄向中国提供500台该发动机的框架协议,而中方同时表示,如果发动机得到现代化改进,采购数量将增加到1000台,使该合同金额将高达37.5亿美元,但首批100台的合同即被冻结。
俄罗斯军事专家亚历山大•高立兹在近日对此问题评论说:“中共去年60周年国庆阅兵的时候,一些新型战机都跟俄罗斯的苏式战斗机几乎一模一样,中国方面也不否认仿造了购买的俄罗斯武器,或利用非正常手段获得俄罗斯军事技术发展自己的武器,所以,以前是俄罗斯武器主要买家的中国变成俄罗斯武器生产企业的竞争对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据报道,中方仿制俄罗斯武器技术研制的新型武器越来越频繁的同俄罗斯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例如,2007年3月,土耳其为采购防空系统宣布进行国际招标,中国的HQ-9成为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的有力竞争者。2007年,俄罗斯和中国的装甲运输装备又成为泰国国防部相关招标的竞争对手。2009年俄罗斯米格-29和中国的J-10及“枭龙”为赢得缅甸的战机采购国际招标展开激烈争夺。2009年11月,印度尼西亚空军代表宣布,可能采购俄罗斯的雅克-130,也可能采购中国的FTC-2000教练战斗 机。近期,埃及巨额战斗机合同也在中俄两国战机间竞购。
有评论称, 目前先进战斗机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是中国战斗机发展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不得不依靠向俄罗斯购买,所以俄罗斯现在仍然能够随时卡住中国战斗机生产的脖子,而一旦中方在稳定可靠发动机方面实现突破,俄罗斯将失去控制中方战斗机生产的筹码。
以上是由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周人发自俄罗斯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