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规定中小学每天升国旗唱国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最近规定,从明年1月1号起,新疆中小学每天都要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并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中国教育部曾于2006年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但没有提及同时要唱国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作出中小学每天升国旗、唱国歌的规定,显然比教育部的要求更为严格。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新疆当局此举看来与今年夏天那里发生的骚乱有关;当局看来试图以爱国主义教育,抵销分离主义的影响和作用。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的政治评论家孟玄表示,新疆的分离主义情绪使当局感到威胁:“那我们在台湾的话, 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为止,每天升国旗唱国歌的。到我离开台湾为止,还都是每天升国旗唱国歌。这一点的话呢,你在两种情况底下是会加强:一个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要出击的时候。 像新疆的话呢,它现在有了所谓强大的分离情绪在那里,那么民族的不安感很强, 所以在这种情况底下,把这个国旗国歌的地位就往这方面去强调。”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也表示,当局决定在新疆中小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它意识到分离主义的严重性:“分离主义的势力不仅仅是说一小撮人。 现在看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上一次我们讨论过嘛, 从上到下, 从草根教育政治开始。 政府也很明智, 知道等待事件的出现采取镇压的手法,并不是很积极也不是很正面。 所以现在就是采取预防为主, 甚至就是提前在下一代做这方面的教育,升国旗唱国歌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李教授说,当局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把社会多元化当成一件好事:“我想作为少数民族, 就像你刚才讲的,作为他们切身利益和现实考虑, 他们还是在争取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改善,争取能更多地反映他们自己民族的利益。美国也有这个,过去就是美国大熔炉, 你从哪儿来,什么种族,人一到美国都成美国人了。现在美国就是这种多元化嘛, 就是尊重各少数民族,除那个大熔炉的理论变成那个什么“Salad Bowl”(沙拉碗),各种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但是还是同一道菜。强调这个不一样, 不一样是个好事。”

这几年,中国当局对全社会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宣传有所加强。政治评论家孟玄表示,在中国大陆,爱国主义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他是这样子, 因为它没有共产主义了,对不对? 这个大家都知道。在毛泽东时代的话,建设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或者是朝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前进,那还是一个更高的意识形态的一个理想,那么现在共产主义已经早就不太提了,对不对? 自然你需要另外一个能够取代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李小兵作了类似的分析。他说,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宣传,而不是一种政策:“我们知道,现在对共产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宣传不多了, 所以民族主义啊、民族振兴作为一个国家的口号、一个原则、一个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是政府可以用来做宣传嘛。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政策, 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政策, 民族主义。 所以真正出事, 出现这个问题, 比如过去上海有抵制日货,北京有砸大使馆,在西安有打外国学生,政府马上采取很克制的手段, 阻止学生,组织这种排外反外的情绪。”

除规定中小学每天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外,新疆教育厅还要求各学校开展教唱红色歌曲、定期观看红色电影的活动。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