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立碑引起“不方正”的争议

黑龙江省方正县斥资70万元人民币修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和“中国养父母逝者名录”两个碑,近日引起广泛批评之声,批评方正县“忘记国耻,放弃尊严”。

0:00 / 0:00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之声,方正县政府有关领导对外解释,立碑不是为了网上有人所说的“为了吸引日商投资”,不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为了让前来参观的日本人可以找到自己养父母的名字和方便中日两国的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胸怀;立碑是为了反省历史和祈愿和平。

曾经在方正县工作过的哈尔滨居民陈惠娟女士表示,方正县政府的解释“苍白无力, 欲盖弥彰”。

“它这不是什么以德报怨,按邓小平说的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他们就是向钱看,不是什么以德报怨,他们胸怀没有这个道理。当时的养父母养这些人来说是以德报怨那可以,但是他们的立碑来说不是,绝对不是。他们就是向钱看,为了他们的政绩,他们不管什么别的问题,你把钱拿来,我把政绩提高一点儿。”

中国人大政治学教授张鸣解释说,开拓团其实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由日本关东军组织实施的武装殖民团体,属于一种半军事化的侵略团体,中国人为他们立碑不妥。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目前旅居日本东京的王戴先生表示,如果为日本侵华日军立碑是“国耻”, 但为了“开拓团”则值得讨论。

“给开拓团树碑我不认为完全是一个适当的措施。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原来所谓的上山下乡包括黑龙江建设兵团,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在日本开拓团的基础之上有很多的所谓的知识青年去上山下乡,日本人是做了一些事情。”

方正县政府有关领导也对外解释,“以德报怨”不是日本军队,他们既是侵略者,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上并没有日本军人的名字,名录上搜集的都是“开拓团”的逝者。

然而,陈惠娟则不这样认为。

“这些人想方设法建开拓团,按照咱们现在的理解,它也属于侵略中国的国土。所以侵略中国的日军也算侵略中国的国民,所以也算侵略者。他们给他们树碑立传我觉得不对劲儿。说句不好听的话,像温州的动车事件,应该给这些人立个碑。将来没有一个人骂你。”

方正县这个距离哈尔滨160公里,人口不足30万的小县城与日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日本1945年8月15号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百姓收养和照顾了许多被抛弃的日本妇女和儿童。

有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的中国百姓总共收养了两万多被遗弃或无助的日本儿童,其中方正县是收养最多的县。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方正县逐渐演变成黑龙江省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人数最多的县。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