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決議譴責香港人權惡化 中方:歐洲議會應改充當師爺毛病
歐洲議會大比數通過決議,指責香港人權、自由狀況,稱香港國安法阻礙中歐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決議內容提到,呼籲重新檢視香港和歐盟有關進出口的協議,並檢視歐盟應否繼續支持香港於世貿的席位。中方表示堅決反對,批評歐洲議會一再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有學者認爲,是次決議不會爲香港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歐洲議會週四(20日)以585票贊成、46票反對及41票棄權,大比數通過關於“香港侵犯基本自由”決議,強烈譴責香港人權狀況惡化,包括言論自由、集會及新聞自由受到嚴重限制,呼籲歐盟和成員國對華採取具體行動以至制裁。
- 法國總統馬克龍:中國不撤銷對歐盟的制裁就無法重啓歐中投資協定
- 斯洛文尼亞與臺灣洽談互設代表處 歐洲議會議員致函歐盟籲團結支持立陶宛
- 中國訪歐團尋求解除制裁 學者:勉強承認失策
- 塞爾維亞越勞控中資企業侵犯人權 歐洲議會表決支持調查
- 歐盟延長對中國製裁措施 歐洲議員:習近平誤判形勢
被決議點名建議制裁的中港官員,包括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以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決議又提到要檢討與香港的貿易關係,包括呼籲歐盟委員會及成員國重新檢視與香港的進出口協議;檢討歐盟應否繼續支持香港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席位;在正式簽署所有投資協議之前,必須考慮香港的人權狀況和中方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以及改善出口機制,防止中國及香港取得侵害人權的科技等。
中國外交部: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 歐洲議會應認清大勢
中國駐歐盟使團對決議表示堅決反對,指歐洲議會一些政客屢屢在涉及中方主權、安全與領土完整的問題上採取對抗行徑,“一再以自由、人權爲名就香港事務指手畫腳,爲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強烈敦促歐洲議會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停止干預香港特區法治與司法獨立,停止詆譭與歪曲“一國兩制”,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亦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稱中國政府纔是香港民主制度的設計者、創立者、推進者和維護者,批評歐洲議會罔顧歷史和現實,屢次抹黑香港,攻擊中國,奉勸歐洲議會一些政客認清大勢,立即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發展重回正軌,安全穩定,法制環境得到更好保障,這是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中方敦促歐洲議會尊重事實,不要顛倒黑白,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得干涉中國內政,干預香港事務。在人權問題上,歐洲議會要做的是反躬自省,改一改充當教師爺的老毛病。
香港與歐盟貿易總額超越美國、僅次臺灣
根據香港官方統計數字,香港與歐盟的雙邊商品貿易總額在2020年大約有4,760億港元 ,佔香港整體貿易總額的5.8%。按國家或地區劃分,香港主要貿易伙伴排第一的是中國內地,佔整體貿易總額51.8%,排第二爲佔6.2%的臺灣,第三爲5.3%的美國。
至於從歐盟進口香港的貨品,佔了香港進口貨品總值的4.6%;香港輸往歐盟的港產貨品佔港產貨品出口總值的 2.6%。同時,香港是歐盟與中國貿易的重要轉口港。在2020年,中國內地經香港出口到歐盟的貨品,約佔其出口至歐盟貨品總額的 8% ;而中國內地經香港進口的歐盟貨品,約佔其從歐盟進口貨品總額的4%。
決議會否動搖香港於世貿組織的地位?
被問到歐洲議會該次決議,會否動搖到香港在世貿的地位,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週五(21日)指出,就香港是否留在世貿,歐盟並沒有特權或決策權,而是要看作爲獨立關稅區的香港有沒有這個意願、香港是否符合世貿各種安排和規定,以及要看香港背後的政治力量,也即是中國。許楨認爲,按照歐盟佔香港貿易額的比重,這次決議不會對香港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許楨:“如果歐盟不願意跟香港做生意的話,對香港來講是一個損失,貿易可能會下跌幾個百分點吧。因爲香港貿易的進出口其實是非常多元。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市場,不管是損失了歐盟還是美國(的市場),對香港來講(都不會)是一個結構性、毀滅性的打擊。”
分析:決議具象徵性多於實際政策影響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侍建宇對本臺分析,這次決議並無約束力,用詞亦都只限於“呼籲”各國。對於決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他認爲當中象徵性大於實際政策影響。
侍建宇:“這都是建議。歐洲議會代表的是歐洲社會的看法,歐洲已經對這個問題有共識。只是問題是,他們要做出什麼具體的回應,目前應該還不確定。因爲歐盟的行政部門沒有做出最後決定,或具體的政策決定,所以基本上,歐洲議會的決定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呼籲,或代表歐洲國家一個共識而已。”
截至截稿,港府暫未對此作回應。
記者:劉傲然 責編:溫曉平 許書婷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