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运动促成新媒体诞生


2015.04.30 10:10 ET

太阳花运动促成新媒体诞生

一本关于太阳花运动与新媒体的新书周四在台湾举行新书发表会,探索、呈现当时参与运动者如何藉着新媒体动员群众、传播理念。

太阳花佔领运动已经结束一年,但相关议题的讨论仍然不断。一本名为「我是公民  也是媒体」的新书周四在台北举行新书发表会。

这部新书由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企画,新闻所长洪贞玲发表讲话中说,这本书定名为「我是公民  也是媒体」,它传递的信息很清楚:新媒体一方面强调了这些社会行动参与者的「公民特质」,这些特质包含了崇尚民主、关注公共生活,既具备自主意识,也有行动力。

洪贞玲强调当「公民自己就是媒体」时,信息的接收和社会行动愈来愈不会被「主流媒体」的议题设定。这也揭示着媒体资源的影响力也重新改写了。现代的媒体已经不是少数资本家或者有权力者可以拥有了,当自主公民拥有使用传播工具的能力和机会时,他们就可以自力,或者集结一群同好来传递资讯,提供一些替代性的观点。通过网络分享、讨论、思辩、批判乃至于大规模动员。

「我是公民  也是媒体」的作者群追踪访谈了七个在太阳花运动期间创立或者高度活跃的新媒体。其中包括电子报、视频直播网站、政府信息开放源头网站,以及运动期间负责向国际宣传的「太阳花国际部」。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报「新闻e论坛」,其中一位成员毛怡玫是位陆生。运动期间,她坚持在第一线採访,并且以真名发表报道。她认为两岸的主流媒体对这场运动的报道太过零碎且「娱乐化」、「花边化」,使得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知落差愈来愈大,也愈容易形成对立。只有平心静气地交流,才能探知问题的核心。

同样参与「新闻e论坛」的还有一位香港学生刘芷彤。她在太阳花运动结束后半年,回到家乡香港投入「占中运动」的报道。在台湾,她经历了警察的镇暴水车;回香港,她见证了警察向群众丢出的催泪弹。刘芷彤认为,催泪弹不仅没有吓退占中的香港人,反而成了凝聚团结的强心针。经过占中运动,让人感觉香港不再如大家想像中的冷漠。

台湾知名的出版社负责人,也是「反服贸」运动的主要发起者郝明义说,台湾现行的学校教育可以说只是「应试教育」,学生普遍对学习跨领域的知识没有兴趣。但在太阳花运动期间,许多参与者通过现场活动或者新媒体学习和服贸协议相关的政治、经济相关知识。

郝明义说,年轻人通过新媒体互相合作,堪称一次新的「知识学习运动」,衍生出对「一一二九」(去年底台湾地方选举)的影响。更不要说这场运动激发了年轻人对政治和社会改造的热情。

记者:李潼 责编:胡汉强/嘉华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