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宣佈撤回修例 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2019.09.04 09:15 ET
2019-09-04T102829Z_75737801_RC16E0B8AB30_RTRMADP_3_HONGKONG-PROTESTS-CARRIE-LAM.JPG 2019年9月4日,市民在香港一購物中心觀看電視播放的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撤回修訂逃犯條例的電視講話。(路透社)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持續近三個月,民衆一直要求港府回應“五大訴求”,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撤回逃犯引渡條例”,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濫權行爲。週三(9月4日),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宣佈撤回修例,但就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週三(9月4日)傍晚發佈視像講話,她指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示威和衝突,讓很多香港人覺得這個城市變得很陌生,暴力事件造成市民和警察受傷,機場和地鐵被破壞,家人丶朋友因不同見解而反目,讓每一個香港人都感到震驚和傷心。

 

 

 

她指關於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她曾經在不同場合回應過,但她知道,這些回應未足以平息社會怨氣,因此提出四項行動,作爲展開對話的基礎。

林鄭月娥說:“作爲行政長官,我有責任盡一切努力,在種種侷限下尋找社會向前行的機會。我現在提出四項行動,希望作爲社會向前行的起點。第一,特區政府會正式撤回條例草案,完全釋除市民的疑慮。保安局局長會在立法會復會後,按《議事規則》動議撤回條例草案。”

 

 

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但她就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指有關警方的執法行動,應按既定機制,交由監警會處理,而不應另設獨立調查委員會。她承諾,除了處理有關警方的投訴,亦會審視市民關注的 "7.21元朗襲擊事件",又宣佈委任兩名新成員加入監警會,包括前高官餘黎青萍,及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餘黎青萍曾在林鄭月娥參選特首時,擔任其競選辦資深顧問。

而對於“撤回暴動定性”丶“釋放被捕人士”丶“實行雙普選”的訴求,她都拒絕以行動回應,只表示她和所有高官,會走進社區和市民對話,和邀請社會領袖及學者,研究和檢討民生問題。最後她再次批評,極少數人挑戰“一國兩制”,衝擊中央政府駐港機構,污損國旗丶國徽,把香港推向危險的境地,又指無論市民有多大的不滿,暴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林鄭月娥說:“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遏止暴力丶捍衞法治丶重建社會秩序。政府會對所有違法及暴力行爲,嚴正執法。我和團隊很希望,今天提出的四項行動,可以爲打破困局行出一步,以對話代替對立,爲社會帶來改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多次拒絕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也拒絕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路透社)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多次拒絕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也拒絕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路透社)

林鄭月娥過去三個月寸步不讓

總括而言,對於民間的五大訴求,林鄭月娥真正以實際行動回應的,只有“撤回”修例這一條。然而香港人持續三個月的抗爭,中間又經歷了什麼,讓他們喊出“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呢?

6月9日,一百萬香港民衆上街遊行,要求撤回《逃犯引渡條例》,創下香港主權移交後的最高紀錄。當晚特區政府發放聲明,指留意到參加遊行的人數很多,但就重申政府修法的原因,更宣佈會把草案繼續提交立法會進行二讀辯論。

6月12日,超過400家中小企業丶過百家中學丶七大大專院校發起罷工丶罷市丶罷課的“三罷”行動,大批示威者包圍立法會大樓,阻止立法會辯論草案。當天香港警方以催淚彈丶布袋彈及橡膠子彈鎮壓示威者,更以違犯國際法的平射角度開槍,致使多名示威者頭部中槍,至少數十人被捕。

林鄭月娥當晚發佈視像講話,卻仍拒絕宣佈停止修例工作,並把示威定性爲“有組織的暴動”,把示威者稱爲“暴徒”,在香港引起民憤,更受到國際社會批評。

 

 

只肯暫緩拒絕撤回

6月15日,林鄭月娥終於作出讓步,但用的字眼卻是“暫緩”。

林鄭月娥說:“經過過去兩天政府內部的反覆研究,我在這裏宣佈,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例工作,重新和社會各界溝通,做更多的解說,聽更多不同的意見。我想強調政府是以開放的態度,全面聆聽社會對於條例草案的意見。”

但根據立法會議事規則,法案提交立法會首讀後,只有“押後”或“撤回”,並沒有她所說的“暫緩”。政府只要在明年七月,也就是現屆立法會換屆前,提前 12天通知立法會,就可以隨時恢復草案的二讀辯論。當天晚上,一名在太古廣場掛起“反送中”橫幅的男子,從高處墮下身亡。

6月16日,兩百萬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除了要求撤回修例以外,還增加了“撤回暴動定性”丶“釋放被捕人士”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方濫權”,以及“林鄭下臺”等的訴求,成爲了反送中“五大訴求”的初型。

 

 

作爲回應,林鄭月娥向市民道歉,但拒絕引咎辭職,也拒絕撤回修例。之後民間出現大大小小的示威,到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2週年當晚,大批示威者衝進立法會破壞,抗議議會失效,把“反送中”運動推到另一個層次。

修例壽終正寢

7月9日,林鄭月娥表示,《逃犯條例》修訂已經“壽終正寢”。

林鄭月娥說:“今天我再清晰說明,逃犯條例的修訂工作,或者這條條例的草案,已經‘壽終正寢’,The bill is dead。”

但無論是香港法例,還是立法會的議事規則,都沒有“壽終正寢”四個字。林鄭月娥的說法,被批評是玩弄文字遊戲,亦不尊重立法機制。結果,香港的“反送中”抗爭,延續將近三個月,期間香港警察的濫權行爲不斷升級,更發生多次有社團背景人士暴力襲擊事件,至少兩人被砍至重傷丶三人被打傷眼睛丶7人輕生丶過千人被捕,受傷丶流亡者不計其數。

民間五大訴求中的“追究警方濫權”和“林鄭下臺”,上升至“解散警隊”,以及要求“實行雙普選”的訴求,甚至有人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

林鄭月娥一句遲來的“撤回”,又能否足以回應民間“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呢?

 

記者:呂熙  責編:胡力漢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