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胡杰周一在台北分享了他的新作「星火」,这部作品即将在「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上公开播放。
胡杰的作品「星火」参加了「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并且入围「亚洲视野」组最佳影片。
「星火」的内容描述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时期的一群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劳动改造」的年青大学生。他们在乡间目睹了大跃进运动的荒唐和随后遍地饿殍的惨烈情形。
一九五九年底,他们其中有人自发办起了一个地下刊物,取名「星火」。在杂志中,他们纪录了农村的贫困,深入分析和批判人民公社体制和正在形成的利益集团。杂志里还刊登了一首长诗 ---「普罗米修士受难的一日」,它的作者就是日后广为人知的林昭。
但这本杂志只办了一期,四十三名参与创办刊物的师生和同情他们的农民和干部被判重刑,林昭等三人甚至被枪决。
胡杰曾经拍摄一部以林昭为主角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周一在发表会上,他更提到了「星火」这部片子和林昭的关系。
胡杰说「寻找林昭的灵魂」这部电影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会问:这个女孩子的思想是哪里来的?因此他非常想在「星火」中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林昭的思想不是凭空发生的,完全是和中国的大地有直接的关系。这个「大地」就是大跃进运动之后产生的种种问题。显见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刻的了解。
从林昭到编辑「星火」的青年学生,胡杰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今中国最欠缺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举例,当时有学生想为眼前的惨况找出解释,甚至回到马、列原始典籍中寻找答案。但他们钻到「马、列」的书里去找答案,「看了很多马列的书之后才发现(当权者)错了,他们都错了。」这就叫独立思考。中国是需要独立思考的,那一代人独立思考的成果就是「星火杂志」。而且那种思想的高度,已经处在时代的最前沿了。
胡杰出身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本专攻油画。直到一九九五年,北京强行拆除圆明园画家村时,他开始尝试拿起摄像机纪录当地画家被迫拆迁的过程。之后逐步成为中国知名的纪录片导演。
(记者:李潼; 责编:胡汉强/申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