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舉辦南海檔案展 展出南海主權重要檔案
2014.10.21 10:10 ET
爲了鞏固南海諸島的主權,臺灣政府近期在北、中、南各地舉辦「中華民國南疆史料特展」。一份一九三五年的政府珍貴檔案,證明南海主權「十一段線」的主張有其歷史脈絡。
週二下午,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視察了日前開幕的「中華民國南疆史料特展」,這項展覽的目的是藉着展出目前收藏在「檔案管理局」的歷史檔案,向外界宣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主張南海諸島主權的確有所依據。
管中閔仔細地觀看着展出的文件,不久之後他來到一份一九三五年的會議紀錄前。一旁的解說人員強調,這是政府主張南海主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解說人員表示,這份檔案是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召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的紀錄。當時由內政部、外交部、教育部及海軍總部等所組成。這代表了官方對於國家地圖和島嶼名稱統一命名的單位。他所審定的「中國南海華英名稱對照表」彰顯的意義是早在民國二十四年就已經有了「四沙羣島」這樣的概念,當時將它劃稱爲「東沙」、「西沙」、「南沙」(現今的中沙)和「團沙」(現今的南沙)等四組。
根據檔案局介紹,臺灣目前對南海主權所主張的「U型線」或「九段線」,是根源於一九四七年由內政部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這是正式以立法管轄方式向國際重申U形線內海域的島嶼、島礁爲中華民國領土。也是確立南海主權的歷史與法理基礎。
解說員也向管中閔強調,在這次展覽展出的所有文件中,這份檔案最珍貴之處在於中華民國於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公告「南海諸島位置圖」的形成事實上有其歷史淵源。所謂「U型線」和「十一段線」的制訂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早在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時「中國南海各島嶼圖」中就可以看到「東沙」、「西沙」、「南沙」和「團沙」已經列入中國版圖。
南海主權問題近年來在國際間受到熱烈討論。但包括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前處長、現任臺灣清華大學副校長的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都曾經公開主張,臺灣應該放棄「可笑、不合理」的南海「九段線」主張,並批評這樣的主張違反一九八二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而臺灣政府這一次辦理「南疆史料特展」,一般相信頗有和上述意見對話的意味。相關官員也強調,不管「九段線」或「十一段線」的劃定,時間都早於一九八二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劃定當時也有相當的依據和理由。因此要拿時間在後的國際公約來推翻時間在前的領土主張,顯然不合理。
(記者:李潼:責編:胡漢強/申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