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曾报道,流亡美国的89民运学生领袖熊焱要求回国探望病危的母亲遭中共当局拒接一事,引起美国国会议员的关注,表示要为熊焱回国与中方沟通。一个多月过去了,并无任何结果。但熊焱仍不放弃争取回国的努力。
熊焱要求回国探望病危的母亲未能获中共当局的回应,4月23日从美国乘飞机到达香港机场,被香港特区政府拒绝入境,原机遣返。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人权小组主席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打电话给熊焱,表示要就熊焱回国一事与中方沟通。近日熊焱接受记者电话采访,告诉记者,一位名叫罗伯特•皮滕杰(Robert Pittenger)的国会众议员很快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取得联系。
熊焱说:“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当时驻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陸慷,那是六四前一两个星期。6月5日以后,中国大使馆打电话给这位国会议员的办公室,说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每个礼拜,那位国会议员的办公室都和我有联系,他们说如果有什么新的消息就告诉我。”
一个多月过去了,陸慷已奉調返回北京担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大使馆没有对熊焱回国一事做任何答复。不过熊焱不愿意让自己的一丝希望破灭。
他说:“我知道六四前是回不去的,但过了六四以后,我怀着一线希望在等待。这毕竟是国会议员的信件,我想那个回应无论是礼节性的,还是私人性的,但是大使馆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他们也直接打电话给议员的办公室。至于他们如何安排,就不知道了。”
熊焱的母亲目前的情况如何呢?老人已经没有知觉,不能进食。熊焱感觉到,母亲坚持着不肯离开人世,是在等儿子回来。
熊焱说:“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我也有这个感觉。这个感觉就是,母子之间、在盼望当中,意识还是存在的,本能的等待着儿子回来。所以我争取尽快能够回去,握握妈妈的手。唉,这是人生难以言说的一个过程。”
近来,因不能回国尽孝而备受煎熬的熊焱,常常从自己想到更多和自己一样被剥夺回国权力的人,于是他和另一位中国民运人士汪岷,共同发表了一份《我要回国》的倡议书,不但为自己,也为所有被禁止回国的人争取回国权。
熊焱说:“人不能回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像我这种背景的人很多很多,除了政治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那么这样一来,就不是我熊焱的个案,就是一个普遍的人权问题了。联合国的文件写得清清楚楚,离开自己的国家、回到自己的国家,是人权很重要的部分。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写出了那样一个倡议书。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理解、认同、支持,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呼吁。”
(特约记者: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