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人權人士呼籲英國加大支持港人的力度


2020.11.03 15:55 ET
cm1103a.jpg 中國政府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許多香港人基於人身安全考量而計劃離開香港(美聯社資料圖)

中國政府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許多香港人基於人身安全考量而計劃離開香港,英國政府也隨之宣佈向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提供入籍途徑。此舉能緩解香港政府對人權的打壓嗎?對待難民態度保守的英國社會怎麼看?

公營香港電臺(RTHK)知名記者蔡玉玲因爲調查2019年“反送中”示威期間的“721事件”而在11月3日遭到香港警察拘捕,引起新聞界及國際社會強烈抨擊。她在深夜獲准保釋離開後證實自己因爲該篇報道遭到起訴,並重申自己身爲新聞工作者多年一直恪守原則。

 

2020年11月3日,港警登門拘捕香港電臺電視部編導蔡玉玲,並搜查其寓所。(鄭日堯攝)
2020年11月3日,港警登門拘捕香港電臺電視部編導蔡玉玲,並搜查其寓所。(鄭日堯攝)

 

在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這並非第一次中共當局打壓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今年八月,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其兩個兒子以及4名壹傳媒高層,被香港警方以違反香港國安法”勾結境外勢力”罪名逮捕,香港《蘋果日報》辦公室也遭到警方搜查。

長期關注香港人權的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告訴本臺,蔡玉玲被逮補起訴的事情是香港自由減少的最新例證。

“首先他們(當局)針對倡議者,然後針對政治人物,現在他們準備拿記者開刀。”他說。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英國政府快速宣佈明年一月起將開放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入境英國簽證申請,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可享有在英國工作或學習的權利長達5年,之後可申請移民歸化成爲英國公民。裴倫德認爲這個方案雖然慷慨,但卻無法解決中國政府壓迫人權自由的現況,而英國政府須採取更多行動來保障香港的人權以及媒體自由。

“這是一種投降戰術。此方案並沒有要求中國對其它在香港的行爲負責。(中英聯合聲明)是要保護基本人權,我們尚未看到英國政府有關於如何實際執行此計劃的行動。”他說。

英國人權運動家羅傑斯(Benedict Rogers)也抱持相近看法。他在週二(11月3日)在美國律師協會舉辦的研討會上提到,英國政府給予的特殊歸化途徑立意良善,但無法面面俱到。

“我們不能認爲因爲英國提出了這個提議,就認爲工作已經完成了。一些處於最危險境地的香港人是1997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沒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羅傑斯說,如果不爲這些人找尋出路,恐怕他們只能面臨逮捕和長期監禁。羅傑斯也在會議上呼籲各國規劃相關政策,並共同合作協調,給不符合條件的香港年輕人提供避風港。

 

圖爲英國公民海外護照封面。英國政府宣佈從明年一月起將開放持有英國公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入境英國簽證申請。(美聯社)
圖爲英國公民海外護照封面。英國政府宣佈從明年一月起將開放持有英國公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入境英國簽證申請。(美聯社)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的備忘錄,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通過出生或登記而與香港有聯繫的人方可取得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此爲旅行證件,持有人並不具備英國公民身分。而中國外交部也在英國發布消息後表示,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爲有效的旅行證件。

此外,羅傑斯也在會議上表示,在難民議題上持保守態度的英國社會反而歡迎香港人移民,他認爲英國人普遍支持香港的民主自由價值、認同英國對香港負有歷史和道義上的義務,且認爲香港有可能使英國的經濟和社會受益。

“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爲香港人特別具有企業家精神和活力。換句話說,他們很可能實際上爲英國的經濟和社會做出貢獻,而非成爲一種長遠的負擔。”他說。

羅傑斯也強調,中國政權面對世界各國譴責的回應是威脅和恐嚇,若國際間不對中國的暴行採取行動,那中國將會更肆無忌憚,臺灣極有可能成爲北京的下一個目標。

國安法實施後,除了多國與香港解除引渡條約外,也紛紛商討進一步的相關政策。日前美國國會衆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法案,要求給予遭迫害的在美港人臨時保護身份,並加快處理難民申請。美國國務院也首次將把香港加入難民計劃的名單。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10月15日曾在記者會上警告加拿大,勿向港人提供政治庇護,引起加拿大外交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公開批評。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陳品潔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