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低價旅遊團亂象恐再觸發中港矛盾
疫情過後,中國大陸低價旅行團再度在香港湧現並衍生社會問題。有香港人埋怨大陸游客對他們構成滋擾。觀察人士則擔心,有關現象不僅打擊香港形象,更有可能觸發兩地之間的矛盾。
香港與中國大陸恢復全面通關。九龍土瓜灣和紅磡等地區回覆以往的熱鬧。不少低價旅行團安排旅客到土瓜灣的餐館“嘉樂軒”用餐。連日來,每到中午,排隊的遊客站滿整條行人路。餐館安排職員並設置圍欄維持秩序。
視頻:2023年3月30日,低價旅行團安排旅客到土瓜灣的餐館“嘉樂軒”用餐。行人路滿布等候旅遊車的遊客。(高鋒攝)
有遊客對於喫飯要排隊表示不滿。
旅客陳先生:“我們已經等了10分鐘,大概還要20分鐘,對香港印象太差。(爲什麼?)管理差、地方窄。”
旅客程先生:“多一點餐廳,希望多一點,不要集中在這裏,別的地方再開多一點。”
香港人周女士埋怨個別遊客構成滋擾。
周女士:“我用普通話叫他們讓開,他好像聽不到,他們在這裏飲茶,飲茶後一邊走一邊用牙籤剔牙,還要吐痰。”
有居民則埋怨,每當午飯時間結束後,現場遺留大量菸蒂、牙籤等垃圾。
逾5000大陸旅客集中到九龍兩家餐廳用餐
據瞭解,目前土瓜灣兩家專門接待大陸旅行團的餐廳合共接待約140個旅行團,估計每天到該區用餐的旅客超過5000人。在“嘉樂軒”對面,一度每隔數分鐘就有一輛旅遊巴士上下游客,更不時有“車隊”佔據馬路。
視頻:2023年3月30日,每天到土瓜灣區用餐的大陸旅客超過5000人。爲避免出現混亂,當局調派警力到場戒備。(高鋒攝)
香港旅遊業監管局要求業界在3月28日前落實多項改善措施,包括要求大陸團預先向食肆預約用膳時間,餐館要確保每團用餐時間不少於30分鐘。最近一兩天,情況稍有改善。有旅客認爲,半小時用餐已足夠。
旅客李女士:“體驗可以,人不要要求太高太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當兵的五分鐘規定必須喫完,給你30分鐘還不夠?”
旅客蕭先生:“喫得還可以,有魚、有肉、還有青菜,可以,我們這個年紀什麼苦都喫過去了,現在可以。”
中國大陸自2003年底起開放陸客到香港“自由行”,其後每年訪港陸客數以千萬計,卻也開始爲兩地帶來矛盾。外界認爲,2014年雨傘運動和2019年反修例示威浪潮都摻雜了大陸游客所觸發的矛盾情緒。
香港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擔心,所謂的“中港矛盾”會再度出現。
許智峯:“民衆會覺得,這些針對大陸客人的行業勾起他們對香港大陸化的疑慮,令他們想起雨傘運動和反送中運動以來,香港整體的大陸化,無論是教育、議會、法制和政府。這種大陸化對於港人來說是一種沉淪,一種倒退,因爲香港保持不了以往獨特的優勢。”
香港立法會議員楊永傑認爲,旅遊業不應長期依靠低價團生存,長遠來說,應參考臺灣規限入境團團費,引入高水準旅行團,才能打響香港旅遊城市的招牌。
記者:高鋒 責編:陳美華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