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控44示威者暴動罪 示威者包圍警署釀衝突


2019.07.31 07:45 ET
AP_19211646313905.jpg 2019年7月30日,抗議者在香港葵涌警署外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一名流血示威者被警察帶走。(美聯社)

在北京高調錶揚香港警察在鎮壓示威的表現後,香港警方隨即控告44名示威者暴動罪。數百名市民週二(30日)晚上包圍一家警署,聲援在另一衝突中被捕的人,其後演變成警民衝突。

週日(28日)香港中聯辦附近一帶警民衝突中,警方拘捕了 49 人,並檢控其中 45 人,其中 44 人被控暴動罪,1 人藏有攻擊性武器。警方在週日的行動中拘捕 49 人,分別爲32 男 17 女,年齡介乎 16 至 41歲。

在週三早上的東區法院大樓外,近千名聲援者在場聚集,高叫“沒有暴徒、只有暴政”等口號。現場下着大雨,他們手持雨傘又戴上口罩。而在前一晚,近600名市民聚集在扣押示威者的葵涌警署,包圍多個進出口,抗議警署扣留週日港島衝突的被捕人士。

 

2019年7月31日,香港東區法院大樓外,近千名聲援者在場聚集,高叫“沒有暴動、只有暴政”等口號。(美聯社)
2019年7月31日,香港東區法院大樓外,近千名聲援者在場聚集,高叫“沒有暴動、只有暴政”等口號。(美聯社)

 

十多名防暴警察持盾牌到場後,揮動警棍並施放胡椒噴霧,試圖驅散市民。雙方追逐到一個地鐵站附近。有警察被包圍,扔雜物和襲擊。警方表示,爲了避免生命受威脅,一名警察曾舉起裝上布袋彈的長槍戒備。

其後有防暴警察增援,示威者繼續扔雨傘等雜物和潑刺激性液體。有警車嘗試離開現場但不成功,車窗被打碎。由於人數遠比示威者少,警員其後退回警署。示威人羣繼續包圍警署,在凌晨1點過後陸續散去。

警方表示,警民衝突當中有20多名警務人員被襲擊或被潑灑刺激性液體,部分人送到醫院診治。

 

 

此外,新界天水圍警署外,週三凌晨有超過100人聚集。他們不滿在附近的‘連儂牆’,有數名青年因涉嫌毆打和刑事毀壞,被警察帶走。

示威者拒絕離開之際,突然有車輛經過,向警署外的人發射多枚煙花,多人被燒傷。一輛巴士懷疑受煙花影響,撞上了花槽。

董建華批評臺灣及美國是示威的推手

香港的反修例抗爭持續升溫,並涉及使用暴力。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表示,不排除當中有臺灣及美國的勢力介入。

 

 

董建華:”反修例活動的組織看起上來好像很鬆散,實在是精密跟隱祕的。跟過去羣衆運動明顯不同,實在有理由令人相信,這次風暴有幕後推手,亦可能是外來勢力介入有關不同組織。其實種種跡象可以看到,可以指向臺灣及美國。他們利用香港跟內地制度差異,煽動港人恐共情緒,破壞內地跟香港的關係。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令香港變成國際博弈的戰場,令香港變成反抗中央的基地。”

大學校長公開呼籲林鄭作出讓步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對近期社會局勢,包括暴力不斷升級,表示憂心。他已經去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希望她宣佈撤回《逃犯條例》修訂。

張仁良:“我提議是講清楚撤回,如果政府正式宣佈撤回條例,重點在撤回兩個字。我覺得如果政府可以宣佈撤回條例,其實可以消除很多人心目中的誤解及疑慮,是爲一個有理性、真誠對話創造條件。”

 

 

張仁良是反修例風波爆發以來,首位去信林鄭月娥的高校校長。他認爲應設立對話平臺,討論應否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暴力並非出路。

 

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陳美華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