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過境美國 有望實現外交突破

2023.03.28 10:53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蔡英文過境美國 有望實現外交突破 臺灣的總統蔡英文將於臺北時間29日出訪友邦危地馬拉、伯利茲,並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預計將和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路透社資料圖片

臺灣的總統蔡英文將於臺北時間3月29日出訪中美洲友邦危地馬拉、伯利茲,並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外界預計,蔡英文將和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臺灣的前外長陳唐山表示,過去臺灣的總統過境美國受到許多限制,不可能與美國政治人物會面,而蔡英文此行是一大進步。他期待有朝一日,臺灣的總統能赴美國國會演講。

 

 

蔡英文此次出訪的主題爲“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她定於29日啓程出訪,去程與返程分別過境美國紐約與洛杉磯。過境紐約時,蔡英文將領取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頒發的全球領袖獎;4月5日返程過境洛杉磯時,除了會在里根圖書館發表演說,外界也聚焦她與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的會面。蔡英文預計4月7日返回臺灣,全程爲期10天9夜。

 

蔡英文即將出訪,臺灣總統府21日特別召開記者會,外交部次長俞大㵢公佈出訪的行程規劃。(路透社)
蔡英文即將出訪,臺灣總統府21日特別召開記者會,外交部次長俞大㵢公佈出訪的行程規劃。(路透社)

“去程跟返程過境美國跟以前意義大不相同。過去的總統都受到限制,要見到衆議院議長這樣的政治人物根本不可能。”曾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擔任外長的陳唐山接受本臺訪問時,對於蔡英文此行過境美國規格如此評價。

他舉例,臺灣的總統今昔待遇大不同有跡可循,近幾年美國國會通過多項友臺法案並獲得總統簽署。此外,臺灣的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上個月赴美國出席美國在臺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美方官員閉門會談就是一大進展。陳唐山說道,“希望有一天總統能到國會訪問甚至演講,這是我們很大的期待。”

臺灣的前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對本臺分析,蔡英文此行的國際背景在於中國長期欺壓臺灣,美國對臺政策從過去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雖未百分之百走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但趨於積極、清晰化路線。

他比較了臺灣的前總統李登輝以“私人身份”到母校康奈爾大學演講,到此次蔡英文預計將在美國與麥卡錫衆議長會面,“有天地之別,有了政策背景變化,使得美臺關係發展迅速,朝更正面方向走。”高英茂補充說道。

蔡英文出訪前 洪都拉斯與臺斷交

在蔡英文出訪前,臺灣的友邦洪都拉斯宣佈外交轉向與中國建交,這是蔡英文任內第九個斷交國。美國衆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臺,美臺關係持續升溫引起北京跳腳,中國在臺灣周遭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陳唐山分析,中國的恐嚇已成習慣動作,中方反制佩洛西訪臺的行動看似激烈,但表演性質居多。隨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很多國家感受到臺灣的重要性。西方國家警醒,極權國家會無端侵略其他國家,中國對臺野心引起他們的警訊。他預期,中方雖不滿蔡英文此行,但也無法做更多對臺灣更不利的舉措,“我們(臺灣)有警惕,美方也很小心防範可能會發生的事。”

蔡英文出訪前 馬英九搶先一步訪中祭祖

臺灣的前總統馬英九在卸任前,曾在新加坡與習近平舉行歷史性的“馬習會”。近日,馬英九又以首位臺灣的卸任總統身份訪中。雖然馬英九定調此行爲私人祭祖行程,但訪問時間與蔡英文出訪高度重疊,有輿論解讀這是與蔡英文過境美國較勁。

《紐約時報》指出,涇渭分明的目的地凸顯了倆人所在政黨認爲自己的優勢所在。民進黨的蔡英文在她執政八年期間加強了美臺關係,而馬英九所屬的國民黨則標榜自己更擅長與北京打交道。

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間宣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高英茂解讀,民進黨政府走向“臺灣是世界一部分的價值觀”;相反地,國民黨仍未看清中國對臺分化的厲害。馬英九以祭祖爲藉口很膚淺,包裝“和平”的重要性,但是訪中的動機與考量,政治性非常高。高英茂提醒,在習近平“稱帝”後,求和、受騙取得的和平根本不可能,“美國和臺灣都特別強調,和平要有實力做後盾,投降式的和平做不到。”

陳唐山也認爲,在俄烏開戰後,美國和北約(NATO)以民主自由爲基礎,團結對抗可能的入侵。在此情況下,馬英九訪中成了別人的棋子,令人無法接受。

 

記者:黃春梅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

評論

匿名
2023-03-28 21:54

美國就直接與臺灣建交吧!與中共國當然更應當迅速斷交!否則, 這麼繼續下去, 對美國絕對是更大的傷害!
畢竟, 習包政權已經越來越折騰不下去。它希望通過武統來給自己緩解壓力。
因此, 它已經在考慮在下次突然發動病毒戰(當然會提前研發好相應的mRNA疫苗)之時展開對臺灣武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