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开打 台湾怎么办?

0:00 / 0:00

美中贸易战继续升级之际,台北方面研判,按目前两国互不相让的趋势,台湾最终会成为这场贸易战的受益者。

美国宣布对中国大陆2,000亿美元货品加征关税之后,在台湾的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18日受访时表示,“(美国的新一轮关税)比当初预期最坏的结果更缓和。而且剔除了包含手机在内约300项商品,预期可出现转单效应。”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李淳18日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这次课税涉及台商的业务牵涉层面广,但是,关税只有10%,最终不会由单一业者完全吸收,供应链伙伴会分担一些,影响不大。

李淳:“短期内不容易看到(台商)回流,可以理解生产比重的调整,还有两岸分工类型的改变。比较不容易看到他(台商)完全弃守中国而搬离,短时间这机率比较小。”

台湾经济部长沈荣津日前指出,中美贸易战使不少在中国大陆设厂台商有迁厂考量,已掌握20多家包括通讯、网通、交通工具等厂商有意返台。由于本次路由器厂在受影响第一线,对台厂返台情况,沈荣津18日受访时表示有几家路由器厂过去在“新竹科学园区”已设有厂区,现在可以随时搬回台湾。

虽然手机不在第二波中国大陆输美2000亿美元课征新税的清单上,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扬言,如果中方采取任何报复行动,美方将立即进行第三阶段,即对约2670亿美元的大陆输美商品课征额外关税。

这意味着将所有大陆输美商品增加关税。美国苹果公司首当其冲。苹果长期形成“台湾接单、中国制造”供应链,台厂扮演举足轻重角色。

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预计,美、中贸易打下去,台湾就会因祸得福。“这次最新款的苹果都已经卖五万多块台币(中国售价12799人民币),如果再课关税就超过六万台币。苹果公司应该会转移生产据点到其他地方。有可能生产的地点当然是台湾。如果以后把苹果2亿支手机,其中5千万支来台湾组装,再出口到美国,那对台湾反而因祸得福。”

李淳则认为,接下来两个因素将决定台商下一步怎么走。首先,关税成本若高过迁移成本,毕竟,迁移是昂贵的过程,也是长期的承诺。再者,如果贸易战在短期内获得初步缓解,台厂也可能按兵不动。

李淳:“当然有很多传言说,美国作法就是要逼外资离开中国大陆,如果这是美国深层目的的话,这贸易战就会蛮久。他就是要外商知道“不用等了,搬走是你最好的决定。”这要让外商理解、同意,我觉得要花个半年。

台湾: 依赖大陆的经济模式持续不下去

李淳对台湾提出警告说,过去25年仰赖美中台三角关系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台湾非常清楚,两岸关系总带有安全疑虑,台湾永远都暴露在有一天被中国大陆取代然后被抛弃的风险。靠着中国崛起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不知道能持续多久,这场贸易战也让台湾提前思考,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在台湾的行政院副院长施俊吉,接受台湾官媒中央社专访时指出,美中贸易战升温,特朗普颠覆了传统的经贸思维,未来就算他不当总统,美国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开放政策。

施俊吉进一步指出,特朗普不但对中国开战,也跟欧盟发生摩擦,连日本都被他列入“黑名单”。但这段期间,美股频创新高,陆股则持续破底,可见特朗普虽然遍地点火,但美国经济成长脚步并未因此变慢,特朗普的民调也没有大幅滑落,这些都意味着一直以来的自由经济思维已被颠覆,新的价值观正在诞生。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 责编:胡力汉/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