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在臺就學港生被捕 未知能否返臺復學
2019.09.02 10:30 ET
香港反送中抗議持續近三個月,至少已近千人被捕。在臺求學的港生也陸續傳出三名學生被捕。開學在即,他們可能面臨在臺灣的學籍不保的命運。臺灣學生聯合會等多個民間團體2日前往臺灣陸委會前陳情,呼籲臺灣能保障同學的就學權益。
學生喊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還我同學、一起上課。”
東華大學學生會會長許冠澤率領多位同學,週一(2日)直搗位於臺北市的香港經貿辦事處大樓一樓,呼口號、貼標語,聲援被捕的李姓同學。
許冠澤:“這活動主要讓香港政府知道,臺灣學生非常關心這件事。我們非常在乎我們同學一個都不能少。希望儘速釋放被逮捕的學生。”
根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上個月29日有多名示威者參與圍堵深水埗警署,當晚警方在驅散行動中逮捕十名男女,其中兩男一女被控“暴動罪”,其中的一女是目前就讀臺灣國立東華大學的20歲的李同學,另外一男是41歲汽車維修工人,還有一名則是在臺灣東吳大學求學的26歲黎同學。
口號:“臺港學生共患難,我們一起去上課。”
包括東華大學學生會、香港邊城青年以及臺灣公民陣線等十多個公民團體,週一以“臺港學生共患難,我們一起去上課”爲訴求,除了呼籲港府立刻放人,也希望臺灣政府能協助保障就學權益。
東華大學學生會會長許冠澤表示,學生會從今年六月十二日便發起聲援香港反送中的集會,他們的立場始終支持香港民衆反送中,支持香港爭取民主。
許冠澤:“前幾天我們接獲李同學被逮捕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就跟校方聯繫。李同學的中學同學轉述,希望學生會可以協助保留她在東華的學籍,因爲她短時間沒辦法回到臺灣上課,但是這學籍對她非常重要。”
和李同學一起到臺灣讀書的港澳會成員文庭山同學也到場聲援。文庭山略帶哽咽地說着,到目前爲止,香港政府已經抓了一千人,包括未成年的學生、小孩還有長者,她們十分地心痛。三個月來港府用暴力、侮辱的手法對待普通市民以及抗議者。藝術系的文庭山畫了一張插畫,深刻刻畫反送中的抗爭者。
文庭山:“我在六月看到很多抗爭者,他們拿着一把雨傘去對抗政府的催淚彈、子彈和武器,我們只有一把雨傘。爲的就是爭取自由。”
臺藝大被捕港生聲明 希望明日黎明早日到來
另一位被逮捕的在臺港生則是來自臺灣藝術大學(臺藝大)的羅同學,臺藝大學生會會長許淙凱表示,羅同學是在上個月11日被逮補,13日傍晚獲釋,目前雖平安無事,但是現在出境有困難。羅同學擔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順利在這學年回臺唸書。羅同學委託學生會長許淙凱代爲宣讀聲明。
許淙凱:“臺灣好朋友,我希望能借着這個場合,對一直對我表達關心或擔心的師長好友們說聲抱歉,以及表達我的感激。我目前於香港一切平安,正在保釋當中,請原諒目前案件進入司法階段,不便評論。”
羅同學的聲明指出,臺灣與香港的關係密不可分、脣齒相依。他希望臺灣人民、年輕一代在面對未來的未知時,能當個軟而不弱的人,憑良知做實事,可能是我們這一代窮盡一生去追尋的課題,希望明日的黎明早日到來,天佑香港、天佑臺灣。
學生團體隨後向陸委會港澳處處長杜嘉芬遞交陳情書,呼籲陸委會、教育部研擬對策,針對在臺就讀的香港學生,如果因爲香港反送中事件被捕時,能採取相關措施確認在臺港生的人身安全,並能保留被捕學生的學籍。
對於港生參加反送中遭捕,杜嘉芬接下陳情書後強調,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而反送中行動主張民主自由,應受到尊重,也應無罪。她呼籲港府尊重香港人集會遊行言論的自由,以對話解決紛爭、和解取代拘捕,呼籲港府公平妥適處理相關案件,讓港生能返臺完成學業。
杜嘉芬:“將持續與教育部協調,與學校針對同學就學權益,盡一切努力,提供必要的協助。”
據報導,東華李同學與東吳黎同學的案件,31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但是被告仍須留院治療,缺席聆訊,案件押後至九月三日(週二)再訊,這期間他們由警方看管。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 陳美華/申鏵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