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缺席“美台国防工业会议”有内情? 台湾强调:疫情考量

0:00 / 0:00

“美台国防工业会议”将在这个月10日至12日在美国维吉尼亚州举行,有媒体披露, 因为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也受邀前往,针对台湾“整体防卫战略”议题进行专题演讲,但李喜明的主张与国防部不同调,台湾国防部因而临时决定缺席。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6日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完全是因为疫情隔离考量,而不是为了抵制任何人。

“美台国防工业会议(US-Taiwan Defense Industry Conference)”从2002年举行迄今已经进入20年,美台每年10月举办的“半官方”军事交流,台湾多由国防部副部长率团与会,而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也会邀请包括政党代表、国会议员、学者及军工业者赴美参加。今年在台湾整体防卫战略的议题上,邀请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进行专题演讲。

根据台媒《上报》日前引述所谓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国防部临时决定全员不参加,主要是因为李喜明私人受邀前往,在台湾整体防卫战略议题进行专题演讲,因议题设定讨论台湾“整体防卫构想(ODC)”变化;若国防部派副部长层级官员与会,“前总长”与“现任副部长”在国外不同调,发生意见相左,会被美方人士或媒体“看笑话”,因此日前正式向美方主办单位表示无法前往派员参加。

台湾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6日上午审议《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草案》,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也针对所谓“抵制李喜明”的说法提出说明。

国民党立委温玉霞:“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每一年都参加,为何今年突然喊卡?“

国防部长邱国正:“完全是因为疫情。”

国民党立委温玉霞:“疫情为何你九月份也有派代表去夏威夷。”

国防部长邱国正:“作为不一样,他是专机、专车。这个疫情我们要遵守隔离。(14+7天)有些会议前面,已经开过,我们知道概略要谈什么,而且虽然我们没人去,而且已经通知“美团”代表国防部去参加,这是商量过的。”

国民党立委温玉霞:“报导说,我们要抵制前参谋总长李喜明?“

国防部长邱国正:”我完全没有考虑到这种因素。不能参加,我们经过评估的。“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记者 黄春梅摄/资料照)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记者 黄春梅摄/资料照)

台湾国防部常务次长李宗孝补充说明,今年国军未派员赴美的原因,主要是这次会议完全对外开放,此管制会有很高的风险,因此改派台湾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与会。

梅复兴:美国官员重视与台会外会晤机会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复兴在媒体投书提到,这次事件,可能与月前的“蒙特瑞会谈”(战略层级会谈)有关。根据美方高层人士日前提供的背景说明,台湾方面在该会中提出希望美方协助若干项目(包括关键技术与预置补给等),美方则有再次表示希望台湾能更重视并积极落实“整体防卫构想”(ODC),透过优先构建非对称防卫能力,以迅速强化中短期内的可恃即战力。国安高层可能因此认为美方是受到李喜明仍持续倡议其“整体防卫构想”(ODC)之影响,而持续对台湾施压。

过去20年曾经参加过18次“美台国防工业会议”的梅复兴接受本台访问进一步指出,有美国官员告诉他,美国新任的美国印太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很希望这次有机会跟台湾国防部官员见面。因为在每次开会重要官员都是参加旁边的会外会晤(side meeting),这也是这个会议主要的价值。

梅复兴:“瑞特纳在9月蒙特瑞会谈,并没有跟台方国防部的人做单独、直接的接触。假如我们认为上个月才见过,这个月不用再谈,为何美国不是这么看?瑞特纳还特别愿意一大早先过来发表演讲,再跟我们的官方官员会外会再赶去上班,人家很够意思,也对我们很尊重。我们居然会讲出这种话,或者有其他更深层的考虑。”

国安人士:缺席纯粹防疫考量无需闪躲李喜明话题

根据国安人士对本台透露,主要是防疫考量,蒙特瑞会谈刚刚才解除隔离。国防工业会议近年因为军售性质改变,重要性大幅下降。况且两方军事互动场合增加许多,此会已经不再像以往是极少数的场合。李喜明的概念也已经被接受了,没有闪躲的道理。一批人要关一个半月以上。台海上空状况又多,没办法让重要官员一直待在防疫旅馆,再加上立法院已经开议,所以才做出不出席的决定。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对本台表示,去年也受邀出席“美台国防工业会议”演讲,不过去年是以线上视讯会议举行,今年苏紫云因为无法参加他也因此放弃报名。“我回来想到回来要隔离14+7就没报名,因为疫情关系,至少我个人诚实地说,没办法参加是考虑回国要隔离。”

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左)与“壮阔台湾联盟发起人”吴怡农(右)日前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的座谈发表演讲。(线上座谈会截图)
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左)与“壮阔台湾联盟发起人”吴怡农(右)日前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的座谈发表演讲。(线上座谈会截图)

李喜明的整体防卫构想vs.台湾国防部着重“远程打击”

李喜明所提的“整体防卫构想”的主要任务为吓阻解放军,必要时击败解放军的全面侵犯。作战构想的三大支柱为“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整体防卫构想”致力于强化部队承受敌军登陆前轰炸的能力,其战术与战力保存类似,包括机动、伪装,隐蔽、欺敌、分散,快速修复与抗炸能力。

台湾国防部公布“2021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中提到,国军未来建军目标的其中重点是“远程打击”,将持续发展可大幅增程的空射飞弹、远距遥攻武器,借此延伸防卫作战纵深,建立重层吓阻力量。

梅复兴指出,包括美国现任的官员都提到,可以理解台湾不要李喜明所提的ODC,也未坚持台湾一定要买单。但是,他们对于台湾情势非常忧心,甚至已经到了焦急的地步。以台湾目前的形势这么紧张,时间这么紧迫。梅复兴说,假如台湾不要ODC,美方希望知道台湾新的一套战略构想为何?这样才能开始针对新的希望走的方向跟路线,尽快进行磨合。

梅复兴:“我觉得这才是这次事件幕后最重要的,你来不来不是很重要,美国不会因为这样不理台湾、不保台湾。我们国家、国防部、国安会应该做的’正办’,应该尽快跟美国沟通,我们下一步的国防构想是什么,其他都是噪音!

苏紫云告诉本台,“整体防卫构想”早在60年前蒋介石时代的文人国防部长俞大维即提出,“制(拒)敌彼岸,击敌半渡,摧敌水际,毁敌滩头,歼敌阵内”。苏紫云说,“对于台湾这样一个战略守势而言,这个原则(priciple)是永远不会改变”。他举例,如果只有步枪,就在“阵地内”与敌人共存亡;现在台湾有较远的武器,当然是“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往外推而已。苏紫云解释,ODC最大的特色在“滨海决胜”,也就是在台湾周边近距离海域,过去比较像是“黄水”(yellow water)(近岸防御)的思考,现在是“绿水”(green water)(近海防御)拉远一点。

苏紫云:“并不是说不要ODC,只是把重心比例调整,这是我从外部观察。其实台湾从2000年开始,从兵力精实案一直在调整,ODC是内部的概念,随着获得的武器包括鱼叉飞弹等,当然不可能再固守在‘滨海决胜’。”

苏紫云认为,这个议题有点太过被“聚焦”在李喜明所提的ODC构想,就像美国的战略也是不断调整,从特朗普时代“印太战略纲要”,到今年10月拜登政府要推出“印太战略2.0”,台湾的战略也是会滚动式调整。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台北报道责编许书婷胡力汉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