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境臺灣旅客病毒基因定序顯示出現三種病毒株

2023.01.06 11:5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入境臺灣旅客病毒基因定序顯示出現三種病毒株 資料照:臺北桃園國際機場,工作人員檢查有關 Covid-19 冠狀病毒測試的文件。
法新社圖片

臺灣從今年元旦起針對中國入境航班旅客施行PCR核酸篩檢,臺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月6日公佈最新定序結果,首日入境陽性個案定序出三種變異病毒,以BA.5.2、BF.7爲最主,還有少部分BA.5.1。目前入境的中國旅客陽性率約兩成。

 

 

因應中國從1月8日起取消入境隔離政策,臺灣的疫情指揮中心除了持續不開放中國觀光客來臺外,從今年元旦起實施爲期一個月的“中國航班乘客加強檢疫專案”,針對中國北京、上海、成都、廈門4個直航航線入境以及金馬小三通乘客,入境時必須在機場或港口進行唾液PCR核酸篩檢,以及早偵測中國大陸變異株流行狀況。

“1月1日自大陸來臺陽性個案有100多件,指揮中心針對Ct值26以下的10多件進行定序,目前以BA.5.2、BF.7爲主,另外有少數BA.5.1,都是已知且常見的病毒株,不過目前尚未完全完成定序,詳細數據待累計更多資料後再公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莊人祥指出,從1日到4日已進行3999件唾液核酸檢測,其中有825件陽性,陽性率約20.6%。他提到,觀察這四天中國入境旅客陽性率約在17.9%至25%之間挪移,影響每天的陽性率變化。“主要跟旅客從中國哪個地區來,和當地的感染狀況有關,也證實中國去年12月迄今的確有一波流行。”

臺灣憂“未知”變種病毒 針對中國入境旅客篩檢

臺灣目前從中國入境的絕大多數人是臺灣人返鄉,入境需做唾液核酸採檢。在前一日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目前歐美也有一波BQ.1、XBB等變異株亞型的流行,爲何沒有針對歐美國家做核酸和定序?

 

資料照:在桃園機場,工作人員向入境臺灣的旅客噴灑洗手液。(法新社)
資料照:在桃園機場,工作人員向入境臺灣的旅客噴灑洗手液。(法新社)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述並非新的變異株亞型、其特點也都已經熟悉。他繼續說道,“我要強調是未知的變種病毒,我們對於未知、具有威脅性,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監測出來,我們還不知有沒有這樣的病毒,但是我們擔心會有,就像全世界各國也在擔心。”

“他們(中國)不檢測,或檢測也不公佈,所以,中國入境其他國家檢測很重要。有變種病毒株存在,只是檢測多努力,早一點發現。”臺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對本臺表示。

有部分專家判斷中國的疫情將在兩個月內達到高峯,詹長權表示,奧密克戎疫情是一波接一波,並不會高起高落,以臺灣爲例,疫情反覆已經持續8.9個月,新加坡、日本亦是如此。“中國幅員廣大,加上城鄉差距,不可能兩個月就結束。”

中國下一波疫情恐蔓延至農村老人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文,題爲“正在中國上演的新冠悲劇”,北京分社社長柏凱斯(Keith Bradsher)表示,2020年初疫情剛出現時,中國沒有做更多的準備來應對政策方向的轉變,疫苗接種在春季末就接近停滯,許多老年人根本沒打上。他寫道,中國正在經歷可怕的感染新增,但城市都在鼓勵民衆在三週內即將到來的春節出遊。“我們可能會看到農村地區的感染激增,那裏的許多居民都是老年人。”

中國《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中國從去年12月14日起開啓“農村退燒救助行動”,項目方通過收集社交平臺上各地農村求助信息,對接藥企和當地村醫或志願者,完成民間自助。目前,城市醫療資源告急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鄉村老人的聲音則更難被聽見。報道指,“因爲信息滯後,他們很難比城市居民更快儲備發燒藥品。”目前中國鄉村60歲以上老人約有1.2億,65歲以上老人約有9037萬。

來自北京的博主“一條”採訪了在上海的私營殯葬業者表示,有86個員工,以往每月大概服務80個家庭,冬季會多出20%左右。“今年進入12月之後,一天可能就要對接200個家庭,基本上3到5分鐘就會有一個諮詢。”業者甚至提到,以往在上海拿到證明聯繫殯儀館後,當天就會有車來接運遺體,但是現在平均需要等3到5天。因此業者還要教家屬,在平均需要等待3到5天的情況下,需要學習如何在家中保存遺體。

 

記者:黃春梅    責編:陳美華 梒青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