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公股行库,也就是政府控股的银行,传出将启动香港揽才计划,薪资上限将提高到台币650万元(约美金22万左右),预计招募116人。台湾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在台港服务交流办公室7月揭牌启用时曾表示,特别欢迎香港的专业人才,例如金融人才来台发展,共同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努力。
台媒《工商时报》报导,包括兆丰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合作金库、彰化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等6家台湾政府控股的金控、银行的香港金融业揽才方案,预计9月底前陆续会被提交给董事会通过。各大银行招揽人数从10到45人不等,合计约116人;依各家银行定案的版本,晋用人才将依照职级不同,薪水介于台币250(美金8.6万)到500万元(17万元)间,特殊专才可以提高到650万元(美金22万元左右)为上限。
曾经在马政府时代担任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委的国民党立委曾铭宗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这个计划大方向他支持,但是该怎么执行有难度。首先香港人才是不是愿意来,聘请的过程中要不要公开透明,就算聘请来的人才做什么要讲清楚。否则,本来是好的计划,但是会引起台湾泛公股行库工会的反弹,也无法达成原来的政策效果。
曾铭宗点出了公股行库祭出的“利诱”,与台湾员工薪资落差极大的矛盾。“因为台湾长期低薪,650万薪水相对于行库绝大部分的同仁偏高;第二他们也怕政府酬庸的人进来,不是聘请到真正专业的人。”

曾铭宗分析,台湾的生活环境相对香港环境便利、治安好,工作也相对稳定。过去人们进入台湾公股行库之后,离职机会很低,这是这项工作的优势,而台湾金融业的绩效也在强化、提升。
相比新加坡 台湾诱惑更大
曾铭宗:“新加坡关于吸引人才的计划,现在面临瓶颈。他们现在的签证也不是那么友善,以前是欢迎,但是现在(考虑到会)影响当地工作机会。台湾现在行库经营绩效在提升,也慢慢在走国际化、区域化的道路。假设这些人才来台湾也有一定程度发挥的余地。”
过去新加坡是西方人士进入亚洲市场的首选,然而新加坡的失业率创下十年新高,彭博社(Bloomberg)报导,新加坡正面临史上幅度最大的经济衰退,许多公司暂缓招聘;本地人埋怨外国人“抢工作”,政府修改政策、推动本地聘雇。这种种因素都让新加坡对外籍人士越来越不友善。
但是,香港与新加坡为非成文法地区,很多金融业务开放程度比较大;台湾是以保障投资人权益为优先的考量,金融管理幅度与力道会比较强。曾铭宗认为,光靠吸纳香港金融人才,台湾短期内要取代香港或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可能性不大。
港台薪资水准有落差 台湾端出的牛肉挖角成效有限
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黄崇哲受访认为,台湾要针对香港特定金融人才挖角成效有限,因为真的想要的人才,端出来的牛肉不够好;因为这样条件而来的人才,对台湾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黄崇哲:“他的心理要能接受,来这里把他的所知所能来搭配本土环境,来做改造跟发挥,或许可以陪伴我们产业成长。你说5、600万要挖人,真的会被讲话。金融的特性跟当地的在地性关联很大,所以为什么台湾会parking(停泊)到香港或是在外地,不是那些人有多厉害,而是那边有的商品我们买不到,台湾不能卖。”
台湾制造业回流 金流、人流商机诱人
黄崇哲分析,如果只看薪水是不够诱人的,应该要比较港台两边金融发展潜力,如果潜力够高,就能吸引到他们来这里拚;如果潜力不够高,你的薪水给他也不能发挥。政府机构要思考的是金融环境,比去吸引人来更重要。
黄崇哲:“现在台湾才会有的,包含像是离岸风电、绿能投资、甚至是高科技厂制造业的筹资、融资、公司债发行等,台湾跟香港比台湾还有产业的根基。所以台湾才不会跟香港、新加坡一样,把很多比例的GDP都放在金融服务业上。”
黄崇哲说,台湾可以把留在外面的理财搬回台湾来,让台湾人管自己的钱商机就很大。光是从去年一月开始推动的台商回台投资方案,截至今年5月已经突破新台币1万亿元。
陆委会主委陈明通今年7月在台港办成立时曾表示,台湾政府正紧锣密鼓检视相关法规,在法令上准备放宽,来欢迎港人来台就学、就业或投资。陈明通说,特别欢迎香港的专业人才,例如金融专业人才来台发挥专长,来帮台湾开创新的金融产品,这是台湾之前比较弱的。黄崇哲预期,香港揽才计划政策可以先试,但是很难期待会有什么效果。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黄春梅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 申铧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