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接任國臺辦主任 陸委會:盼務實改善兩岸關係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日前更新官網信息,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宋濤接任國臺辦主任。宋濤有在福建超過二十年的經歷,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當地主政時期有重疊,被認爲是習近平"信得過"的人。臺灣陸委會本週四就此回應,呼籲大陸務實改善兩岸關係。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官網“主任”一職,從劉結一更換成宋濤。據官網介紹,1955年出生的宋濤,擁有經濟學博士學歷,曾任中國外交部紀委書記、黨委委員,外交部副部長,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常務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長級),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等。
臺灣的陸委會週四(29日)舉行例行記者會,當被問及大陸相關人事佈局對臺工作有何影響時,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回應表示,“我們也注意到國臺辦的新人事,呼籲中共當局應重視與尊重臺灣人民堅守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珍視自由民主核心理念,改變對臺強制性負面政策與作爲,務實改善兩岸關係。”
在歲末的最後一次記者會上,邱垂正指出,這一年臺海情勢受到國際社會與臺灣民衆高度關切。當前中共體制及其治理手法不僅影響其內外部發展,深刻改變臺海情勢走向,未來隨着中共逐步擴大其戰略影響力,增加對臺壓力,臺灣在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多挑戰。
邱垂正:“面對未來情勢變化,政府的兩岸政策一貫,將妥審評估情勢,完備國安管理法治與配套;同時也將持續根據國內外疫情變化趨勢,兩岸互動情勢發展等,逐步恢復兩岸人員交流。”
習近平心腹掌國臺辦 未來對臺着墨更甚以往
中國新任國臺辦主任宋濤過去的工作經歷,與涉臺工作並未有太多淵源。臺灣的《聯合報》報導,67歲的宋濤今年6月從中聯部部長一職卸任,轉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如今再次重回要職,執掌對臺工作,打破年齡以及並未擔任中共中央委員等慣例。也有媒體指,宋濤模式有前例可循,今年2月,中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兼任港澳辦主任時也是67歲。
據報導,宋濤1973年曾到福建省沙縣插隊;1978年至2001年,先後在福建林學院、福建省輕工業研究所等機構工作。在中聯部長任內,宋濤多次以“習近平特使”身份出訪朝鮮、越南、古巴。
臺灣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接受本臺訪問時分析,宋濤與習近平的關係和夏寶龍相似,夏寶龍在2003年11月調任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成爲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副手”;而宋濤在福建與習近平主政福建時期有所重疊。王智盛提出,習近平可能透過極爲信任的心腹,在中共中央對臺領導小組直接貫徹他的意志與命令。
“習對涉臺事務不見得有急迫性,但是在其心中有特殊地位,需要能更直接領導,而非透過疊牀架屋的領導。”王智盛強調,“這凸顯習近平未來在涉臺事務的着墨與着力會比過去五年更多,這是值得玩味。”
王智盛解讀,目前中共涉臺人事安排要能理解習近平的心思,第一時間掌握習近平的思考,不會解讀錯誤,又要能取得上意信任落實。他預期,未來的國臺辦常務副主任還是涉外系統接任。
王智盛:“如果國臺辦的主任與副主任都是涉外系統,代表習近平的思維很清楚,臺灣問題不是臺灣問題,未來臺灣問題是如何阻斷 ‘臺灣跟境外勢力勾結’、 ‘臺灣問題國際化’,而不只是臺灣內部已經行之有年的統戰。”
宋濤擅長政黨外交 中媒解讀將主攻國際輿論戰
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劉立平評論宋濤人事寫道,當今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加劇,輿論戰的傾向越來越明顯。有長期研究輿論的學者告訴直新聞,面對美西方佔據“歷史優勢”的國際輿論格局,中共近年十分強調講好中國故事,“而宋濤熟悉國際輿論,深諳傳播規律。”評論指出,2017年,他在中聯部任上創辦了“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地方黨委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利用國際間的黨際渠道,從中共地方實踐的角度去宣介中國和中共,更加具體更加生動。
王智盛認爲,擅長政黨外交的宋濤未來將透過政黨外交做宣傳工作,對象將擴及對海外僑胞以及海外政黨。
記者:黃春梅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