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选举备战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官媒近日高调批判多位“港独”民主派参选人“顺利入闸”,引发外界关注。
即将在11月24日举行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作为“反修例运动”后的选举意义重大,其作用及结果对香港的未来政治走向尤为重要。
香港 2019 区议会牵连甚广
香港时事评论员桑普介绍说,可以从地方建设、资源获取以及特首公投等层面,来分析这次的区议会选举的意义。
“区议会成为很多政治新秀和老鸟的必争之地。全港452个议席都会面临改选,这是他们政治运作的资源。再来就是,这次452个议席里,民主派要是可以过半,就可以全票拿到区议会所有在选举委员会的议席。”
桑普表示,由于负责推选香港特首的“香港选举委员会”中,有117名委员来自区议会,若民主派在这次区议会选举中拿下所有席位,民主派、工商界在1200个选委席位中占比将会过半:
“等于说,在没有普选的情况下,在现有的机制下,可以达到让亲北京的所谓候选人没有办法被钦点。”
据香港电台报道,今年的区议会选举共有1104人报名参选,比上届多出153人;18个选区都有多于1人报名参选。这届的选举会选出452个议席,较上届多21席。当选区议员的任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香港元朗天水围晴景选区参选人郭文浩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此次的区议会选举是一场价值之战:
“我相信,这次街坊会选择一位真正能代表他们民意、站在民主和民生立场上的人。我们不要再成为政府的推手,不要出现例如强推《逃犯条例》修订、拒绝就7.21元朗恐袭召开特别会议等事件。”

大陆官媒批参选人 " 港独 " 意欲何在?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显然也注意到了香港这次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区议会选举。
官媒“人民网”日前转发微信公众号“有理儿有面”一篇批评多位民主派香港区议会参选人的文章,被视为在对这次选举进行公开表态。这也似乎是北京政府逐渐将“谴责”焦点,从街头的示威者转至香港政治圈。
文章提及,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卓廷、朱凯迪、“香港众志”前副主席袁嘉蔚、民间人权阵线召集人岑子杰等10名民主派人士,指他们“有些‘独’性尽显,有些更是直接崇尚‘勇武’的暴力分子”。
郭文浩告诉记者:“官媒会这么重视香港这次的区议会选举,甚至要重点批评参选人的目的,就是要淡化区议会选举,并通过抹黑参选人使得民主派选情况失利。官方知道,如果建制派在这次区议会选举中大败的话,将影响选委会,每个地区的桩脚,明年的立法会选举。因为到时,各级议会将会有民主派的声音,可以在各区重掌话语权,民主派将不会再是少数派。”

官媒舆论攻击有效吗?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认为,北京官方一向有自己的说法,但香港人则有自己的想法:
“(北京官方)其实都评估过,这些‘民主派’的参选人胜选的机率挺高的。所以在政府选举主任没有DQ(Disqualified,取消参选资格)他们的情况下,(利用舆论)进一步抹黑他们,中央背后的意图很清晰,就是不想这些人胜出选举。希望透过党的舆论攻击,左右这次的选举。”
他还说:“党媒说来说去都是那些,没有一点新意,不过是搞宣传系统的人需要交差而已。香港人对官方舆论疲劳了、习惯了,基本上也不会看。香港人也清楚候选人本身的理念 。”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也遭遇一些风波。在“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因被政府选举主任蔡亮认定,不会有意图拥护《基本法》和保证效忠香港特区,而遭取消参选资格。
桑普指出:“DQ人不是因为个别人的政治主张,而是因为个别人有没有政治光环、影响力。官方要把香港民主阵营贴上‘港独’标签,意味着这些候选人就算当选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政府可以用各种理由进行打压,像没收薪水。”
桑普:香港选举 " 如坐针毡 "
另外,中国全国人大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日前在中共四中全会闭幕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香港问题发出强硬信号,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健全对香港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完善北京对香港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
桑普形容,香港的选举制度如处在专制者砧板上一块肉,没有清明,没有公义。他警告说,相信港府和中央政府会通过种票、买票、做票的方式处理未来的选举,甚至有无限期拖延或取消整个选举的可能。
记者:韩洁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