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运动十周年系列 专访学生领袖周永康:抗命不认命后的反思
十年前的雨伞运动后,站在最前线的学生领袖在政治路上各有选择。本台在"雨伞运动十周年系列"的第四集专访"学联五子"之一、当年香港学联的秘书长周永康,细说他对雨伞运动的反思,以及为何在公民抗命判刑后弃政就学,而《国安法》实施后,又为何选择再为香港做倡议工作。
- 雨伞运动十周年系列 专访占中发起人陈健民:雨伞运动在香港民主路的定位和政治遗产
- 雨伞运动十周年系列 占中发起人朱耀明:回看港人三十年民主路的苦难
- 雨伞运动十周年系列 专访学生领袖罗冠聪:从雨伞到反送中论学生运动成败
学联口号:“抗命不认命,香港我主场!”
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在2014年雨伞运动前,发动全港学界罢课,反对北京的假普选方案,其后与另一个学生团体双民思潮,带领抗争者冲入政府总部和占领公民广场,触发雨伞运动。当年带头占领公民广场,以及在雨伞运动担任学生领袖的学联秘书长周永康接受本台访问,反思港人愿意以抗命不认命的精神争取民主,雨伞运动的意义是启蒙港人摆脱殖民地下命运不自主的宿命,为自由犠牲在所不惜。
周永康说:“今天回看雨伞的时代意义,与当时候提出抗命不认命的口号是息息相关,是确立香港人要当家作主的精神。雨伞运动就是代表香港人已经忍无可忍,不能再忍受命运受殖民者主宰的局面,香港人要把自主权重新夺回,是代表参与运动港人的初衷和精神,一直以来是贯彻十年来港人的抗命的理念和出发点。如果雨伞运动是抗命不认命的话,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就是退无可退,只能绝地反抗。”
“#雨伞运动 十周年系列”: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September 30, 2024
【专访学生领袖周永康:港人抗命不认命后的反思】
10年前的雨伞运动后,多名站在最前线的学生领袖,在政治路上各有选择。本台在“#雨伞运动十周年 系列”的第四集,专访“#学联五子”之一、当年香港学联秘书长的… pic.twitter.com/zoTnlSCW1l
伞运后暂别政治前线 周永康:反思不足
周永康、黄之锋和罗冠聪在雨伞运动后因为“重夺公民广场”案被判囚。“双学三子”出狱后,黄之锋和罗冠聪与周庭等学民思潮的成员,创立香港政治团体“香港众志”。另一名伞运学生领袖岑敖晖也曾参选区议会。但周永康选择离开政治前线,用另一种方法思考香港民主运动的前路。
周永康说:“2014年后是有讨论学生领袖是否要参选,但立法会运作的逻辑是否真的回应我们运动的弱点,对我来说选举不是我的答案。我可以做的贡献就是回头看群众运动的组织和方法的不足,例如雨伞运动是否需要领导或是要一场去大台化的运动,但是没有大台,这些小台如何维持他们的联系,把分散的个体能变成强大的声音。所以我的选择是去英国和美国念硕士和博士,用其他方法找我的答案。”
周永康:群众运动做好内部建设才有韧性
作为雨伞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周永康在过去十年,从“是我错还是你错”的政治情绪走出来,以反思作自我和解。他表示,雨伞运动时虽然有双学、占领中环、政党和公民团体组成的五方平台,也无法协调不同光谱和背景参与者的政治诉求,有意见不合难以避免。他表示,如果可以重来,内部协调和心理建设是带领者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周永康说:“在过去十年当中我跟不同光谱的人都有讨论过,我们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就是把运动的内部建设办妥,使参与者和组织是有一定的韧性可以克服内部冲突。这十年给我们的教训是政权一定会把权力守得很紧,它不会放权的重要性,大于与这个地方的全民共治和自治。作为反抗者和倡议者,面对这些关键点和挑战的时候,到底我们是要继续撑下去,还是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关口因此投降。”
《国安法》后回到前线 周永康:不要白费战友的牺牲
周永康因长年在外缺席反送中运动,到《国安法》生效后,香港已变成回不去的故乡,过往战友相继被拘捕和关押。遗憾和伤心使周永康重返前线,在美国担任海外港人团体“香港民主委员会”的董事会主席。周永康表示,为香港倡议是希望战友的苦难不会白费。
周永康说:“政权一定要要找人復仇和清算,在囚的政治领袖和我的前战友,他们是运动的代罪羔羊。他们是被捕不能离开香港,伤心之外,如何积极让他们坐牢的苦难,能成为营造推进民主运动的力量;外地反抗运动的参与者,如何让能量可以回流到香港民主运动的进程当中,回馈留守在香港受苦的参与者,使他们付出的代价不会被白费,我相信是目前唯一和最可以做到的事情。”
周永康表示,现在他再从倡议前线回到学术世界,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继续解释香港的情况,是保持初衷不变的方法,也是此刻应该做的事。
记者:陈子非 责编:许书婷、嘉远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