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紅帶母親到臺灣治病 什麼感觸?

2023.04.24 11:38 ET
中國網紅帶母親到臺灣治病 什麼感觸? 老家在河北石家莊的中國網紅Jake帶媽媽到臺灣治病的系列視頻從北京機場啓程紀錄
“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近日,開辦油管頻道"Jake公開日記"的中國網紅Jake帶着患有白血病的媽媽抵達臺灣就醫。他對兩岸醫療制度、醫患關係和人際關懷有哪些感觸呢?

 

 

老家在河北石家莊的中國網紅Jake帶媽媽到臺灣治病的系列視頻,從北京機場啓程紀錄。母親戴口罩、坐在輪椅上顯得虛弱但興奮。Jake在視頻中說,抵臺和主治醫師見面時,最大的感受是“不可思議”。

Jake在視頻上說:“親力親爲,完全想不到,不只很友善,還替病人去思考。事實擺在眼前,我媽震驚、我爸也震驚。”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他23日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由於母親白血球偏低,他們不適合受訪。

臺灣醫師救死扶傷替患者着想 令一家人感動

Jake在節目中,以“呵護備至”形容臺灣三軍總醫院的醫護人員。主治醫師分析,他母親已六十多歲,建議先以一款藥物維持,再評估要不要做骨髓移植,並提及移植後期風險蠻大。Jake說,此話一出,瞬間解除全家的壓力。當時北京醫師直接說,不作移植,母親可能會去世,但手術又有危險,令他們爲了作決定糾結不已。

Jake說,醫師還說明自費比臺灣人貴很多,但會盡量挑自費裏便宜有效的藥:“哇!我瞬間想哭,替你考慮、替你省錢,並沒有因爲是大陸來的就推薦你用更貴的藥。”醫師還與他們討論多項醫治方案。

Jake提到,門診作完檢查,當晚醫護人員急call說報告不理想,血小板不到一千,白細胞偏低,媽媽得趕緊住院。“醫院太替你考慮”是最大感受,會私下和家屬商量病情和治療方式,每天巡查病房。他說:“在臺灣,不用看醫生臉色,第一次知道醫生職責救死扶傷,爲你考慮,即使不是本地人。”

Jake還提到,臺灣的護理人員也特別親切:“不誇張,每次抽血都會說,‘奶奶,抽血時,會有一點痛,忍耐一下下’。媽媽可開心了,不用顧忌醫師護士今天心情好不好,不敢招惹。”

Jake還說,在臺灣的醫院有營養師調配餐盒,護理長還考慮比樓下食堂便宜,爲他父親訂餐。兩個大陸老人誇說,“人家這太懂事了”。

護理人員還建議,母親轉到另個病房,同房患者也來自大陸,同樣患白血病。有一天,不知什麼液體灑出,清潔人員馬上來處理、消毒。他們感到,臺灣各處衛生間都很乾淨。

Jake說,連醫院志工都令他感動。一名志工對他說,照顧媽媽辛苦了,自己十年前得白血病現已治癒,鼓勵他“健康活着最幸福,媽媽陪伴最幸福”,讓他感動到流淚第一次被理解。

Jake:在大陸生死“錢”決定 保護臺灣醫護別被污染

帶母親來臺醫病,他感到最大的變化是很放心,不像在大陸得自己爲母親做餐、搞衛生,且經常被催錢。在臺灣,“先治病,治好再交錢”。

Jake是以帶媽媽在北京就醫的經驗作爲對照。他過去的視頻曾提到,在中國,醫生護士對待病人和家屬像“孫子”,態度不友善:我們的命在別人手中,很謹小慎微,家屬沉浸在沈痛之中,陷入無止境的壓力,病人生死是由“錢”來決定。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他曾描述遭北京醫院催款:“我又來醫院交費。很搞笑,昨天中午交五千,昨天晚上家人又交了一萬,今天上午又說該交,又趕來交錢。千萬別讓媽知道,就怕護士直接跑到病房說 。”

臺灣人捐鉅款 抵押房子不求回報幫助 Jake母親以爲遇詐騙

Jake兩個多月前在節目還透露,他人在土耳其時,突然得知母親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趕回國帶媽媽赴北京醫院就診,院方說,花人民幣一百七十多萬都不能保證治好。他們陸續賣房、賣車並籌款,卻意外收到臺灣旅行社人員一大筆捐款;另有臺灣人抵押房產擔保,爲他們快速申辦赴臺就醫手續。母親以爲這名“貴人姐姐”是詐騙,結果卻是不求回報真心幫他們。

 

一名不願具名的善心臺灣女子(左二)抵押自己房產擔保Jake母親赴臺就醫,並前往接機,Jake稱她是“貴人姐姐”。(“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一名不願具名的善心臺灣女子(左二)抵押自己房產擔保Jake母親赴臺就醫,並前往接機,Jake稱她是“貴人姐姐”。(“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Jake紅着眼在節目上說:“爲什麼臺灣人對陌生人超級好”,萍水相逢,他感動意外,一晚上沒睡、“臺灣人散播善良”。

Jake提及出發前還遭關切,令他心驚會否出不了境。到了臺灣,爲他們擔保的這名“貴人姐姐”接機,還準備口罩、毛巾、衣物等一大箱日用品。視頻中,“貴人姐姐”也出鏡。她說,臺灣人都很善良,看到Jake的孝順伸援手。“貴人姐姐”還和他到萬華龍山寺爲母親的病情祈福。

 

Jake口中的“貴人姐姐”在視頻中表示,是受Jake爲醫治媽媽的孝心感動,並謙稱很多臺灣人都很善良。(“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Jake口中的“貴人姐姐”在視頻中表示,是受Jake爲醫治媽媽的孝心感動,並謙稱很多臺灣人都很善良。(“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Jake拍攝足跡包括醫院病房、捷運、中正紀念堂等,經臺灣媒體披露後更受到關注。有粉絲逕自跑到醫院想探望他母親;他做直播時,有路人跟他加油;甚至在捷運站忘刷卡洽詢服務站,站務人員反關心他母親病情。

在臺大陸人:臺灣宗教信仰自由 影響多數人有爲善觀念

滯臺生活七年的中國大陸異議人士龔與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臺灣人的善良、人情味確實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

龔與劍認爲,兩岸政治制度不同造成文化差異:“臺灣宗信仰是自由的,例如相信佛教的民衆相信要做善事,信基督者相信神愛世人。宗教的信仰導致臺灣民衆對人做善事是發自內心,很淳樸的體現。反觀中國大陸,無神論,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的政治態度造成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真情可言,不敬畏天地、不信仰鬼神。”

龔與劍提到,他初到臺灣也受民間慈善機構協助。臺灣慈善機構資金來源絕大部分靠老百姓捐款,他曾親眼見一位奶奶從臺南坐車到臺北捐出十萬多新臺幣,那是兒子給她的祝壽金,她認爲捐作公益比爲她辦慶生更有意義。

 

Jake口中的“貴人姐姐”、不具名臺灣善心女子準備了口罩、毛巾、衣物給Jake一家三口在臺就醫使用。(“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Jake口中的“貴人姐姐”、不具名臺灣善心女子準備了口罩、毛巾、衣物給Jake一家三口在臺就醫使用。(“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龔與劍認爲,臺灣的醫院中,醫務人員對病患的態度、治療及服務等各方面至少領先中國三十年至五十年。

公衛學者:臺醫療網和全民健保以病人爲中心

Jake一家在臺所受待遇,對臺灣人稀鬆平常。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臺灣醫療制度從民主政治制度演化,過去公保、勞保,1995實施全民健保。民衆看病由政府提供基本需求,花了二、三十年建立。 中國大陸則在共產主義下發展公醫制,城鄉資源分配不均、醫療卡額度限制、醫療費高漲,造成醫患緊張關係。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油管“Jake的公開日記”紀錄帶白血病母親到臺灣醫病的過程。(“Jake的公開日記”視頻截圖)

陳秀熙說:“完整醫療體制纔可能考慮醫病關係。臺灣醫病關係發展從過去以管理爲中心,至今以病人爲中心制度,醫療制度轉變配合健保。大陸還走不到以病人爲中心、客製化健康照護體系。”

陳秀熙說,管理牽涉到成本,如果成本不夠,醫院就會在病人身上實施某種手段管制、管理。臺灣全民健保保障窮人,且醫院診所不會因醫治窮人拖垮財政。像Jake在臺灣遇到醫病之間溫馨的故事,在大陸可能還需要十年。

三軍總醫院答覆本臺,三軍總醫院致力以病人爲中心,並善盡社會責任,救治生命是醫師的天職,照顧病人看他們康復出院,對病人及其家庭甚至醫師本人而言,都是一件無比欣慰的事。

臺灣衛生福利部表示,外籍人士來臺短期就醫申請停留簽證手續,須檢附財力證明,如銀行存款證明或與臺灣醫療機構達成之付款協議、醫院診斷證明、臺灣醫療機構療程安排及說明書。

 

Jake到臺北萬華龍山寺爲媽媽祈福,也爲臺灣人祈福。(Jake視頻截圖)
Jake到臺北萬華龍山寺爲媽媽祈福,也爲臺灣人祈福。(Jake視頻截圖)

中國網紅Jake在臺灣路上開直播時。有路人認出他,跟他擊拳加油。(Jake視頻截圖)
中國網紅Jake在臺灣路上開直播時。有路人認出他,跟他擊拳加油。(Jake視頻截圖)

大陸人可申請赴臺就醫 今年申請量數倍增加

臺灣移民署答覆自由亞洲電臺,大陸地區人民患有衛福部公告的赴臺接受醫療服務28項疾病者(例如:治療癌症、人工生殖及心血管治療等疾病),得申請進入臺灣地區就醫,並應至衛福部公告的醫療機構接受醫療服務。另醫療機構應檢具大陸地區人民身份證明文件、申請書、保證書、醫療計劃及療程表等應備文件,臨櫃向移民署各縣市服務站申請。移民署依據其醫療計劃及療程表所載明的療程時間,核予停留期間,不得超過3個月。

中國1月8日起開放邊境解封,人民可出國。臺灣移民署表示,大陸地區人民2023年申請赴臺就醫人數,1月份計申請105件、2月份計申請275件、3月份計申請737件。

 

記者:夏小華    責編:許書婷 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

評論

一期一會
2023-04-25 02:04

中國國內的醫療是爲錢而設立的?丟人啊!看看日本也是很多人爲了減輕經濟負擔,帶着患有難病的孩子以投資身份移居日本,享受日本的對孩子醫療免費的待遇,中國政府難道不知道?還是裝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