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無法取得臺灣身份證 溫起鋒遣返中國後被捕

2020.11.26 07:3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1.png 溫起鋒今年六月四日前往臺灣總統府前抗議中共鎮壓六四。(RFA資料照、記者李宗翰攝)
Photo: RFA

 

2016年6月駕駛橡皮艇偷渡金門,向臺灣政府尋求政治庇護的江西異議人士溫起鋒,滯留臺灣4年多,未取得身分證。近日遭臺灣政府遣送回中國大陸後,傳出被捕,被送到看守所,至今音訊全無,67歲的溫父告訴自由亞洲電臺,希望中共當局能釋放他的獨子。

自由亞洲電臺26日向溫起鋒的父親查證,溫父表示,溫起鋒告訴他,5日被臺灣政府遣送回大陸,經馬祖到福建,在福建隔離14天。19日晚間,溫起鋒隔離完畢被送到江西寧都派出所,溫父接到公安通知他20日去領兒子的兩個皮箱、三四個包時,看到溫起鋒被鎖上手銬,送到寧都看守所,至今音訊全無。

 

 

溫起鋒11月3日赴美國在臺協會欲申請政治庇護開直播錄視頻,二天後被遣送。(溫起鋒視頻截圖)
溫起鋒11月3日赴美國在臺協會欲申請政治庇護開直播錄視頻,二天後被遣送。(溫起鋒視頻截圖)

溫父:“那個時候我去就問完了,喫了晚飯以後就馬上銬起來了,送那個拘留所。”

RFA記者:“從那裏銬起來送拘留所?”

溫父:“(寧都)公安局。他說這些東西拿回去,人不允許他走。”

RFA記者:“有沒有問什麼原因?”

溫父:“問了,說他偷渡去臺灣,散佈好多謠言、撕毀國旗、去美國領事館去申請政治避難。就是這樣。”

對於臺灣政府將溫起鋒遣送,溫父說,當然是希望兒子在臺灣拿到身分證,但是拿不到也沒有辦法,如今兒子被送回大陸,再多說也沒有用,只希望當局能儘快釋放他的兒子。

溫父表示,溫起鋒提到要被遣送時,有人去叫他馬上走,跟他去機場,上飛機前被打了一針。“坐飛機在機場打了一針,說打一針坐飛機不會暈、不會暈機,打的是什麼針我們還搞不清楚。”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6日回應溫起鋒被遣送案。(記者夏小華攝)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6日回應溫起鋒被遣送案。(記者夏小華攝)

對於遣返溫起鋒,臺灣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發言人邱垂正,26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對溫案,政府可說窮盡一切努力,他非法偷渡,並不符合臺灣政治庇護的資格,在替代收容期間多次違反規定,政府曾協助他向多國洽詢有關能否庇護都遭拒絕,溫起鋒本人也多次向政府,和透過社媒公開表明,在臺灣無法取得身分,不能工作,他想回大陸,因此最後作出這個決定。

對於溫父指兒子已被抓音訊全無,邱垂正表示不知情,他呼籲中國大陸要尊重溫起鋒在大陸該有的人權。

至於溫父提到兒子指上飛機前被打針?邱垂正受訪表示細節是移民署處理,移民署則表示,此案統一由陸委會回應。

溫起鋒滯臺多年,今年六月四日曾在臺灣總統府前,向中共鎮壓六四學生表達抗議,並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最後一次公開行動,是十一月三日在美國在臺協會外,提出庇護申請,並開直播視頻公佈在youtube。溫起鋒之前曾經逃亡泰國、歐洲,尋求政治庇護失敗。2016年6月駕橡皮艇偷渡金門上岸,躲藏4個月後被抓,被以非法入境判刑數月,服刑完畢以替代收容滯留臺灣。

 

溫起鋒2016年6月駕船偷渡金門滯留金門四個多月被抓。(溫起鋒提供)
溫起鋒2016年6月駕船偷渡金門滯留金門四個多月被抓。(溫起鋒提供)

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我們尊重陸委會的處理,對此案沒有評論。目前因爲沒有難民法,一定會走到像這樣的情況,因爲目前所有有可能是難民的,都是個案處理。難民的認定在這段時間有非常嚴格的處置,我們看在政府處理兩岸關係複雜情況底下,對於目前走入一個比較嚴格的難民身分認定,這是國家職權。”

楊憲宏說,會繼續觀察中共後續怎麼處理溫案,也呼籲朝野應儘速通過難民法。

在臺灣,仍有數名滯留臺灣尋求庇護的中國異議人士無法取得身分,擔心會成爲被遣返的“下一個”,有人私下質疑,溫起鋒在臺灣經常有譴責中共的行動,被送回去一定會被抓,臺灣政府爲何還將他送回虎口?也有人不認同溫起鋒一些公開批判臺灣政府和美國政府的言行,令救援更困難。

對於溫案,在臺異議人士龔與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我看到這個消息百感交集,溫起鋒是因爲在臺灣無法取得身分,覺得青春都被浪費,生活走到困境,精神狀況也受影響,才曾萌生不如歸去的念頭,但事後也曾表示後悔。對於如今他回到中國大陸以後被公安逮捕,可能要追究他的刑責,無論如何,像他這樣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傷害和悲劇。”

 

2017年溫起鋒服刑後向陸委會、移民署遞交政治庇護申請。(資料照、記者夏小華攝)
2017年溫起鋒服刑後向陸委會、移民署遞交政治庇護申請。(資料照、記者夏小華攝)

龔與劍提到,不少中國大陸異議人士到了臺灣,高調參與公開批判中共、聲援民主的活動,認爲這樣可以吸引媒體目光,搏得世人關注,作爲不被遣返的護身符,也希望藉以提高知名度,爲進入第三國加分。或許大陸人士應該向香港人學習,很多香港人到臺灣即使參加活動也會戴口罩、遮掩,低調也是自我保護。

龔與劍說,溫起鋒去美國在臺協會欲提出庇護申請兩天後被遣返,時間點比較敏感。他認爲以中國形勢更嚴峻下,估計還是會有大陸人想投奔臺灣自由,呼籲臺灣儘速通過難民法。

蔡英文政府四年多任內曾至少協助過王睿、黃燕、顏伯鈞、劉興聯等四名尋求庇護的大陸異議人士,經由臺灣成功轉到美國、加拿大等第三國。也有自願被遣返回大陸的例子。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夏小華 臺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胡力漢  網編 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