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文化部邀请作家柏杨、吕赫若等政治冤狱受难者的子女谈他们自己的父亲缺席的生命故事。
在台湾,文化部邀作家柏杨、吕赫若等政治冤狱受难者子女谈父亲缺席的生命故事,柏杨之子郭本城说,父亲辞世前仍不忘叮嘱:「历史可以原谅,但绝不能忘记,因为一旦忘记,暴政就一定会再来!当前的政府须引以为鉴!」
柏杨一九六八年因翻译美国连环漫画《大力水手》,遭诬陷影射台湾当年主政的蒋介石前总统。郭本城说,父亲在家中被带走,一走十年,不知生死。柏杨在狱中创作许多监狱文学作品,郭本城认为最有意义的是《柏杨诗》,后来柏杨因此获得国际桂冠诗人头衔。郭本城说:「当时父亲被关,遭刑求、冤枉、污蔑,甚至要把你的人格和尊严践踏在他们脚下,整个灵魂破碎的情况下,没有纸和笔,他就用他的指甲在石灰的墙上刻下诗句,表达身陷囹圄的心情,字字都是血泪。」
郭本城提及,他身为「匪谍之子」,服役在军中备受不公平待遇,每周要固定向保防官、政战官、情报官及辅导员「报到」,让他们确认自己「思想正确」,他学会压抑、谨言慎行,甚至加入国民党自保。
当年柏阳希望仿效美国为越战受难者立「垂泪碑」,但行政院长萧万长认为太悲情,不如用人权纪念碑。郭本城说,父亲听到要花三千八百万立碑,当晚就出现心悸到过世前都没断过,压力太大,后经募款凑足,父亲在纪念碑后刻下:「在那个时代,有多少母亲,为了被囚禁在这个岛上的孩子,长夜哭泣」道尽时代悲剧,当时的总统李登辉保证不会再有柏杨这种文字狱。两千零四年柏杨的冤狱才获得政府平反。
郭本城还谈到父亲两次去绿岛都劳师动众,第一次被送进监狱,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军鉴、五花大绑的去。他遗愿说要把骨灰洒在绿岛海上,过世了还要麻烦大家,一行人坐车、坐船,风浪非常大,每个人吐翻了,有没
有吐到骨灰坛也不晓得,大家站在船板上说:「喔!柏老你早去早回!」开始洒骨灰,风一直吹,脸上不知是泪还是骨灰。
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的吕赫若,二战后从事记者及教师,二二八事件发生时投身中共地下党,死因有多种说法,年仅三十七岁。九名子女排行第五的吕芳雄回忆,成长过程中,长辈时时告诫,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父亲是谁,大姑妈因惧怕牵连,把凡是有父亲合照的家族照片全部烧毁,外祖母更要他把父亲的书籍、手稿全部埋了,一本记载兄弟姐妹出生日期的日记,是父亲唯一幸存的手迹,他后来托友人将父亲这本日文日记翻成中文供各界研究,让更多人了解父亲的精神。
高龄九十多岁的「名嘴」崔小萍也出席了记者会。尽管满头白发、身体仍硬朗。当年人称「崔阿姨」的崔小萍,制播的广播剧超过七百出,三十五岁如日中天的广播天后,却遭诬告是「匪谍」,因白色恐怖入狱十年,她表示:「只记恩,不记怨」,晚年都靠政府补偿的冤狱钱度余生。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胡汉强 /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