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選舉起跑 "抗中保臺"仍是萬靈丹?

2022.08.31 06:24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臺灣地方選舉起跑  "抗中保臺"仍是萬靈丹? 陳時中(左至右)、黃珊珊、童文薰、蘇煥智4人31日完成登記參選臺北市長。國民黨籍蔣萬安預計1日登記參選。
記者夏小華攝

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登記開始,首都臺北市31日就有4人登記參選。正值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後,北京對臺大動作政經報復,歐美政要接連訪臺力挺臺灣。外界觀察,過去如同民進黨吸票機的“抗中保臺牌”是否還有效?因爲這也牽動着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執政地位及兩岸關係變化。

過去兩年擔任臺灣新冠肺炎中央防疫指揮官的陳時中,7月辭去衛生福利部長一職,披上競選背心,代表民進黨投入臺北市長選戰。他31日在競選總幹事、前副總統陳建仁,及民進黨臺北市議員候選人陪同下登記參選,企圖打破民進黨在臺北24年沒有執政的局面。

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說:“走進選舉委員會登記,雖然只是一小步,但是我告訴自己,這一步跨出去之後就不能停,臺北的市政也不能停,我要努力走向勝選。”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代表民進黨角逐臺北市長

陳時中身邊有許多媽媽抱着小孩的支持者,競選團隊試圖爲他打造社福臺北、育兒友善臺北的暖男形象。陳時中並端出因應人口流失、都市老化、交通問題等政見。

陳時中強調:“登記參選,伴隨而來的是更大的責任跟承諾,我會負起責任,做一個稱職的候選人,提出更多具體的政見,爭取市民的認同與支持。”

陳時中表示,臺北要做世界的臺北、文化的臺北,要強化與世界的連結,吸引更多國家與臺北交流,另要設立文學館、串聯文化廊帶、振興街區經濟等。

陳時中身邊有許多媽媽抱着小孩的支持者,競選團隊試圖爲他打造社福臺北、育兒友善臺北的暖男形象。(記者夏小華攝)
陳時中身邊有許多媽媽抱着小孩的支持者,競選團隊試圖爲他打造社福臺北、育兒友善臺北的暖男形象。(記者夏小華攝)

辭北市副市長 親民黨籍黃珊珊以無黨籍參選

上週五辭去臺北市副市長的黃珊珊,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從親民黨“挖角”的副首。此次參選,她沒有退出親民黨,也沒有加入柯文哲任黨主席的“民衆黨”,而是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長。但柯文哲仍請假出席她參選登記的記者會,並有多名民衆黨臺北市議員候選人,主打第三勢力“白色力量”,形成另類“跨黨派母雞帶小雞”的組合。

黃珊珊近一年多主責臺北市防疫工作,曝光度高,勤跑基層、市場,出現多次與中央防疫措施意見不同的情況。但她的副市長身分,曾被對手攻擊以公家資源拉抬自身選情。

臺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說:“正式比賽、比賽開始之後,我們希望各個候選人都能夠拿出政見、政策的討論,也希望大家不要再用口水,或者是操縱藍綠惡鬥,或者是操縱所謂的棄保,我也邀請大家來進行政策的辯論。”

有蔣家背景的立委蔣萬安1日將代表國民黨登記參選臺北市長。目前多家民調顯示,陳時中、黃珊珊、蔣萬安出現“三腳督(三強鼎立)”的局面。

上週五辭去臺北市副市長的黃珊珊,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從親民黨“挖角”的副首。(記者夏小華攝)
上週五辭去臺北市副市長的黃珊珊,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從親民黨“挖角”的副首。(記者夏小華攝)

跳脫藍綠白 無黨籍候選人訴理念爭取中間選民

過去長期關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或良心犯器官議題的人權律師童文薰,則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長。不同於其他候選人帶着支票登記參選,童文薰抱了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的現金去登記,直呼市長選舉保證金門檻過高。

她受訪表示:“將來臺灣應該是‘三腳督’、真正的三腳督是這樣,就是政黨,民進黨再不是一黨獨大,國民黨也不是一黨獨大,在野黨一定要存在,不管誰執政,第三勢力必定要存在。我們有機會像歐洲有很多很好的民主國家一樣,就是變成聯合執政,讓真的有能力的人出頭,而不是爲政黨服務的人出頭。”

童文薰長期追查蔡英文博士論文爭議,此次端出七大政見,第一項就是拆除蔡英文家族所持有的海霸王餐廳,還公園於民,實現土地正義,她認爲自己因此遭媒體封殺。童文薰另主張結合花博與松山機場,建立國際村與經濟特區,創造臺北百億商機,及安置臺北車站遊民、拆除老舊陸橋、使用率高的陸橋增設電扶梯等。

過去長期關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或良心犯器官議題的人權律師童文薰,則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長。(記者夏小華攝)
過去長期關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或良心犯器官議題的人權律師童文薰,則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長。(記者夏小華攝)

曾任臺南縣長的蘇煥智,四年前退出民進黨參選臺北市長失敗,此次二度以無黨籍身分投入臺北市長選戰。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蘇煥智受訪說:“終結土地炒作,讓臺北是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全世界的大城市,無論是東京、首爾、倫敦、巴黎、柏林,都是雙城治理,所以我們要推動十二個區恢復區自治。”

曾任臺南縣長的蘇煥智,四年前退出民進黨參選臺北市長失敗,此次二度以無黨籍身分投入臺北市長選戰。(記者夏小華攝)
曾任臺南縣長的蘇煥智,四年前退出民進黨參選臺北市長失敗,此次二度以無黨籍身分投入臺北市長選戰。(記者夏小華攝)

“抗中保臺”還能左右選民投票意向?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說,“九合一”地方選舉、尤其直轄市六都形同大樁腳、諸侯,結果牽涉到兩年後總統大選,首都一役尤具指標性。尤其“英系”色彩的陳時中,蔡英文一定想確保。

港媒中評社評論民進黨再打“抗中保臺牌”恐怕失效,施正鋒說,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挫敗,蔡英文執政第一年政績不佳,爲何2020年爭取連任時獲得八一七萬票史上最高,主要是因爲香港“反送中”運動,及習近平提出“習五條”,民進黨喊出“抗中保臺”催出選票所致。

施正鋒認爲:“抗中保臺應還會繼續,什麼東西應該都可以牽扯到老共威脅,剛好中國又有軍演,讓民進黨也可以有這樣的運作。”

滯臺中國異議人士龔與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則認爲,“九合一”選舉跟總統大選完全不同,過份強調“抗中保臺”,只會引發一般民衆的反感。

龔與劍說:“民衆更加關注內政、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過份強調‘抗中保臺’像總統選舉選戰模式,用在‘九合一’,一般會認爲惹出藍綠惡鬥問題。”

龔與劍提到,如果他是有選票的臺北市民,最關心物價等民生問題,記得四年前柯文哲連任時他在臺北還能找到“百元快剪”的理髮店,現在基本上已經消失,在臺北最便宜的理髮現在至少二百、三百臺幣以上起跳,證明臺北物價上漲嚴重。

龔與劍分析,“九合一”選舉有“期中考”的意思,不能完全跟總統大選捆綁在一起。2018年的“九合一”,藍營夾着“韓流(韓國瑜)”、以鋪天蓋地姿勢橫掃臺灣,把綠營打得潰不成軍。2020年總統大選,綠營蔡英文又拿下史上最高票,把藍營韓國瑜打得不成人形。民意變化難預測,令臺灣每次選舉都充滿看點。

記者:夏小華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鄭崇生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