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走进矽谷 呼吁新创团队面向国际

0:00 / 0:00

为拉拢台湾年轻人的心,中共今年将对台“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南部、中低收入、青年人)策略转为“一代一线”(基层一线、青年一代),广办青年创业基地。 台湾则走进矽谷,提出多项政策,呼吁新创团队面向国际。

2015年以来,国台办在大陆12个省市设立了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2个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截至去年底,有超过6000名台湾青年前往实习。

眼看对岸拼命向台湾的青创团队招手,在台湾,科技部2015年在美国矽谷著名的Plug&Play(P&P)加速器中心成立“台湾创新创业中心”,今年也计划在台北、台中和台南成立国际青年创业基地,将创业种子向高中生扎根;国发会更进一部推动“亚洲‧矽谷”方案,今年初成立矽谷办公室,都是希望台湾的新创团队不要只着眼中国大陆、更要面向国际市场。

(记者:矽谷是很多人的创业天堂,记者现在正在美国加州矽谷P&P加速器中心,在这里,他们协助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创团队,找到他们的伯乐,前进国际市场。)

走进矽谷P&P加速器中心,天花板悬挂着各国国家的国旗,墙壁贴满各式进驻的团队与投资企业,白板上标示各项媒合活动,传达了这里“链结国际”的精神。

P&P加速器中心国际管理员克里斯(Christian knipfer)表示:“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在同一个地方有大企业、初创公司、投资者,都会过来这里参加我们的活动,参加我们三个月的那个孵化器的项目。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建关系,就是人网络,帮一个大企业认识一个需要的初创公司,帮他们找到一些合适的资金解决方案,我们的目的也是帮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台湾创新创业中心”在矽谷成立之后,一共辅导了66个来自台湾的新创团队,其中有20个团队进入加速器中心,38个团队成功获得资金,总金额是3亿5588万人民币。

台湾科技部旧金山科技组组长叶至诚表示:“科技部科技组在矽谷这边最主要就是协助台湾派过来的新创团队,运用矽谷资源来缩短他们商业化的历程,并尽速跟国际接轨。”

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的消长与机会,看在创投的眼里最清楚。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合伙人梁绍农建议台湾新创团队,要去大陆开公司前,最好与其他国家的亚洲市场进行比较。

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梁绍农说:“(台湾)他们要看大陆有机会的话,他们要先看清楚,然后看那个别的那个公司做他们一样那个产品跟服务,认识这个概况,然后他们会先去别的地方,跟新加坡、日本、韩国先看一下有没有这个产品跟市场的机会。”

曾有中国大陆的新创团队到了矽谷直接问台湾团队:“大陆市场这么大,你们怕不怕?”台湾创新创业中心副执行长陈立伟回答:“你有中国大陆的市场,我们有全世界的市场!”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苗秋菊 专题报导 (责编:黄春梅/吴晶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