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大陆禁书数量减

0:00 / 0:00

因中国大陆新闻出版及言论自由受限制,香港过去一直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成为出版和销售“中国禁书”的主要地点。但随着近年香港政治气候的转变,尤其是“铜锣湾书店事件”后,香港书商面临不少压力。在近日开幕的香港书展,参展禁书减少了许多。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于7月18至25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大会估计,将吸引超过100万人入场。有入场的市民特意是为了购买在大陆遭到禁止的政治敏感书籍,包括专程前来淘宝的大陆读者,他们都会大包小包带回去慢慢阅读。不过有出版中国禁书的香港出版社和书商均反映,今年的书展的中国禁书库存量不多。

长期在书展展售禁书的田园书屋经理向媒体表示,估计整个书展销售的政治敏感书籍减少了达70%,主要是因为若干较小型和独立公司没有再来参展。

一直与田园书屋有合作的中国独立作家笔会成员孟浪对本台表示,2015年发生了铜锣湾书店事件后,出版中国禁书的香港出版社和书商饱受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大陆读者担心购买禁书回去会遇到麻烦。

孟浪说︰“因为近几年,铜锣湾书店事件后,政治禁书的流通、销售量、销售点等整个状况都在萎缩。大陆游客出海关时警察检察得很严,他们不能像过去几年大量购书带回去,所以书商不可能放很多书在书展里销售。”

香港五七学社总编陈愉林认为,参展的禁书减少是大陆在香港回归20年来对香港言论自由方面收紧的一个结果。

陈愉林说︰“现在谁也不敢摆卖关于十九大或是习近平的这些书籍。没有谁规定不能展出,但是书店自己守规矩,不敢展示这些敏感话题的书籍。我觉得香港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越来越收紧,一国的作用在扩大,两制的作用在收紧。”

最近几年以来,香港的政治气候持续恶化,先后发生了香港晨钟书局出版人姚文田,怀疑因为出版余杰的《中国教父习近平》一书在深圳被捕;香港政论刊物《新维月刊》、《脸谱》创办人王健民与编辑咼中校,先后在深圳家中被公安带走判刑;还有原计划出版有关国家主席习近平内幕书籍《习近平和他的六个女人》的铜锣湾书店,包括股东等在内的5名员工被扣押,至今还有1个人被关押在大陆。

香港书商因此开始担忧所谓“安全问题”,寒蝉效应下许多人避免出版涉及敏感问题的书籍。但是更多人担心的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享有的新闻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等公民权利,恐怕已经不能再有保障。

特约记者︰丁汶淇/责编︰石山、吴晶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