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央政府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八个字去年曾消失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极大争议。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周四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午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香港的部分里,去年的工作报告中消失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重新出现,而今年,李克强首次提到了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对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重回政府工作报告,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何俊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兴,认为是重返正轨,反映北京重视港人感受。
不过,熟悉中国事务的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周四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这八个字的存在与否意义不大,现实是北京对于香港的干预不断增加。
“我觉得北京对香港的政策是比较严,尤其是去年占领中环运动以后,他会继续干预香港内政。根据基本法,香港除了外交和国防以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可是很明显,无论是在北京的官员,还是香港中联办,他们干预香港事情越来越多。虽然李克强把高度自治放回他的报告,可是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假如我们看主要的行动或者政策,北京干预香港的量或者质都增加了。”
林和立认为,在对待香港问题上,北京会采取“一手软、一手硬”的方式,一方面拉拢工商界人士,另一方面,对泛民主派继续不遗余力地打压。
“对于香港问题或者澳门问题,他们有时候是一方面软、一方面硬。软的方面表示在他们采取很多统战手段和语言,主要是针对香港的工商界,因为香港的工商界在大陆投资很大,北京很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持。至于其它的,包括北京很多官员说的反对派跟所谓外国反华势力要在香港搞所谓颜色革命,北京的手段是硬的,而且看来会越来越硬,无论是舆论或者其它方法。”
就在前一天,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有关香港部分中说“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此次,李克强也首提“严格依宪法、基本法办事”。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认为,这说明北京当局认为香港人并不明白“一国两制”的底线在哪里。
“这个是配合过去一两个月,中央官员、中央官方智囊所说的话,认为香港人没有好好理解、没有准确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意思就是说,香港人不明白一国两制的底线,不明白中央领导人的要求、考量,所以香港人对全面民主的要求是不符合中国对香港的政策的。”
自去年起,香港的政改问题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去年9月底开始的长达两个半月的“雨伞运动”更是将政改争议推上峰顶。
周四下午,梁振英与港澳办主任王光亚会面,两人商谈了两个小时。不过,梁振英并未回应双方是否谈及政改问题。
对于北京当局全力促成的8.31政改方案,林和立认为,这一方案最终通过的可能性约有一半。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有一半的可能性可以通过。虽然一般的泛民议员公开说他们不会投票赞成,但是在27个倾向民主的泛民议员当中,有几个是比较中立的,所谓比较软的。所以假如北京或者香港政府动用很多资源的话,很有可能他们可以拿到泛民团体当中的4票。所以我觉得还是有50%的可能通过。”
曾发起真普选联盟的郑宇硕则指,作为民主运动中的一员,看到中央领导人在8.31框架上的立场十分强硬,也不愿就2020年立法会选举以及2022年行政长官选举改正作任何承诺,令人感到十分失望。
(特约记者:扬帆/ 责编:胡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