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乒乓球女将高军 谈美中运动文化差异 (图)

前中国乒乓球女将高军,1992年代表中国赢得奥运双打银牌,目前转而效力美国国家队,高军已通过美国乒乓球协会认证,取得国家级教练资格。她在洛杉矶接受本台专访,回忆代表中国队征战海内外的往事,也分享身披不同战袍的心路历程。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洛杉矶报道

0:00 / 0:00

高军穿着绣有美国星条旗的运动服接受本台专访,这也是她代表美国队在北京奥运拿回美国乒乓球史上最佳名次的第五名之后,首度向媒体讲述在美生活体验。高军表示:“在海外尝到最大的苦处,就是美国没有把乒乓球运动当成职业和事业来经营,大家都认为这仅是消遣和健身的运动,都说自己会打,但是,一拿起球拍就知道对方到底会?还是不会?这是我碰到最大的困扰。”

同样是“海外兵团”成员,女排“铁榔头”郎平带领美国队在北京奥运击败中国队,被过去曾热情相挺的老球迷视为叛徒,而当时也在北京参赛的高军说,中国运动员在乒乓球单项仍保有领先优势,目前仍未受到中国球迷不友善对待。高军说:“我不觉得现在代表美国队打球,就是背叛中国了。2005年我代表美国到上海打世锦赛,碰到中国队的选手,比赛过程我心里肯定有挣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以前上场为中国拼,现在为美国拼、也为自己拼。当时观众当然是为中国队加油,可能会有一些极端的人说一些极端的话,但我认为那些人不是真正的球迷。”

对比美中两国运动文化,高军不以谁好谁坏为两方差异定调。她说:“因为两国国情不同,各有各的好处。依我经验来看,我从五岁开始打球,就被父母和教练灌输‘你要努力、你要打世界冠军’。来到美国之后,体现教育方式真的是和中国不一样,我也发现通过运动体会到的乐趣是另一种境界,两者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因为在不同国度。但是,设想我现在还是二十岁,却只把打球当做乐趣,这样也没什么意思,我一定想把这事情做好。”

走过运动生涯最高峰,高军回首征战岁月,也从中国冬奥金牌选手应该先感谢国家还是父母的争论,道出中国运动员背负的心理压力。高军认为:“运动员比赛后的感言是完全发自内心,没有什么好质疑应该先感谢谁、后感谢谁。”经记者再问,是否曾经因为输了比赛而觉得对不起国家?高军透露,她真有过这般体验。她说:“1991年世锦赛当时,我代表中国队打团体赛,遇上朝鲜和韩国第一次联合出赛,我在决赛丢了两分,因此输了比赛,而中国队之前已经连续九届赢得世锦赛团体冠军,第十届却输了,等于是输在我手上。我心里第一时间就想‘回去怎么交待啊?’ 我始终想着不能输,一旦输了,整个国家就输了,我确实可以体会运动员承受的压力。”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