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千万中国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本周举行的2010年高校入学考试。法新社的报道说,星期一高考的第一天,各地至少发生了3起考生自杀死亡事件。《楚天都市报》的消息证实,湖北省广水市一名高考男生,当天凌晨进入附近的一所医院,在砸碎窗户玻璃后纵身从最高层12楼跳下,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鄂州市委宣传部也在当天发布消息,鄂州当地的一所高中发生高考女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据了解,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也正在极力处置善后维稳工作。
广州中山大学的社会公共问题学者艾晓明教授认为,全国历年“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方式为考生和考生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凸显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内心无法承受的压力而选择自杀,自杀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也尤其突出地显示了这个危机。我们这个教育它还是金字塔式的状态,是个独木桥,通过高开改变命运。孩子高考还是不高考,考上还是考不上,它就变成了整个家庭的高压阀, 那么这个高压阀,当孩子承受不起的时候,他就放弃了嘛。当然他放弃的话他也没有办法忍受他不去考试以后要面对的各种压力,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连生命也放弃了。”
艾晓明教授表示,中国近年出现学生放弃高考或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现象日趋普遍,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硬性学历教育模式无从为学子提供谋生技能,而考生所面临的高额学费与就业难的局面,也使中国的教育机制陷入两难的困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退休教授孙文广也表示,在有关现行高考制度存废的问题上,如何建立一套更为合理、公平的人才选评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他说:
“现在中国采取一种应试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样一条路线把很多有才华的青年人驱赶到这样一个应付考试的道路上去,那么这样一套高考的制度我想首先应该改变它。”
近年来,虽然各地大专院校的招生数量急剧上升,但由于就业机会日趋短缺,考生通过高考的竞争反而更为严酷。艾晓明教授强调,考生们经受高强度精神压力参加高考,实际上是对前途不确定的无奈之举。解决目前中国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脱节的问题,就必须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
“我们其实是可以去调查一下这一些自杀的孩子们他们究竟是出身于什么样的阶层,他们的压力是一些什么样的理由表达出来的压力。目前这个教育系统要改进, 要摆脱应试教育、 要提倡素质教育、要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套说辞已经说了很久很久了。如果我们今天不面对社会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那种素质教育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我觉得也不能解决自杀的问题。保不保障言论就自由关系到这个学校里教授能不能独立思想, 能不能够坚持独立思考? 如何博雅教育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思想独立这些根本的原则, 那怎么可能叫学生会有真正的素质呢?”
据报道,由于近期中国发生多起袭击校园的暴力事件,同时也为了避免学生在高考中作弊,本周各地的高考场所,安保措施异常严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