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突发数十人感染丙肝病毒的消息,率先由中央电视台在星期三的新闻频道中予以曝光。《人民日报》当天的消息也证实,当地紫城镇叶女士一家四口中,有三人被检验出感染了丙肝病毒。目前该县响水路一带已有近200名居民感染丙肝。报道说,据紫金县居民反映,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镇上的卫生所打针,卫生所没有使用一次性针筒,怀疑是针筒重复使用引起感染。
一位紫金县城居民周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当地媒体对卫生所重复使用注射器的消息已作出否认,但如此突然的丙肝感染事件在当地引起不安:
“ 卫生所不是使用一次性医疗设施。广东南方 报纸报道了,说紫金县违章的事没这回事,报道不一样,有一点办法,法制社会应该依法,有条件的有病一般到大医院看。”
本台记者周四晚间分别致电广东省疾控中心及紫金县卫生监管所,但是电话无人接听。而广东省卫生厅曾回应中国媒体称,紫金县发生的丙肝案例不属于新发感染,报道中的上百例感染也是历年的累计数字。但央视早前引述当地医院的资料显示,最近两年紫金县的丙肝感染数据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在北京的公共卫生专家陆军认为,紫金县发生如此集中的丙肝感染,其导致原因可能存在医源性传播:
“从目前发生的事情来看,很显然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并没有非常好的履行它的职责。其实丙肝它和乙肝一样都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的。传播途径非常窄。在我们国家90年代曾经发生过艾滋病病人大流行的状况,当时就是通过输血、卖血这样一个医学的途径传播的。我们国家的乙肝之所以将近一亿人也是60—80年代注射器传播的。所以这次的传播尽管目前官方还没有查清它的原因,但是据我分析,应该将也是医源性传播。”
广州第一医院的主任医师曾军表示,无论卫生部门的调查结果如何,对于导致丙肝感染的责任人应严加处理:
“丙肝的传播性是导致肝硬化、肝癌,或者是病毒清除不了这种情况。针头不消毒,然后连续注射其他的病人在中国还是有发生的。还是监管不利。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在基层或者在农村。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觉得应该严肃处理。”
北京民间公共卫生组织“益仁平中心”负责人陆军认为,中国近年所形成的传染病防治制度其实并不缺乏,但问题是对相关责任人的惩戒以及对受害者的权益保护力度却不能令人满意,由此往往导致违法事件屡禁不绝:
“如果说有人违规的话,那么责任人会受到严重处罚、责任机构会受到严厉处罚、监管不利的监管部门以及那些官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那么这些制度就更容易贯彻实施。这些事情出来之后,责任人轻描淡写不会因此而丢官,不会因此而坐牢,不会因此而受重罚。那么对于此行业来说,所有的从业者他可能都不会拿这个职务当回事儿;第二,有没有给这些受害者一个主张权利的途径?我们看到的应该讲很不幸。在我们国家以往的血祸中间,受害者往往他是要想获得司法的救济,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它们就可能会高枕无忧。”
新华网星期四的报道说,广东省卫生厅已责成紫金县卫生局调查此事,另有广东省疾控中心的医疗专家也正赶往当地,但目前针对病发原因尚无任何结果。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