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讯,《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户一狗政策,宠物登记点门庭若市、“狗满为患”。因7月1日以后遗弃宠物要罚款,导致宠物遗弃现象徒然增加,流浪宠物被大量贩卖到餐馆,黑市狗价格低至5元,为保爱犬有老广州甚至欲搬离严管区 。广州市政府颁布的一户一狗政策引发争议,各看家对该政策颁布的原因众说纷纭。广州宠物网 的版主认为政府颁布此政策是因为的确有一些市民一家养多条狗造成扰民: “我觉得养得太多的话毕竟城市里面,如果那种家庭大一点的话养两三只可能好一点,但有一些人的居住条件也不是很好,他养得太多就有一种扰民的现象了。”
美国人道协会中国事务顾问动物保护专家李坚强猜测,此政策和亚运会关系密切,却反而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那广州市这个呢,我们也在想是不是跟亚运会有关,可以说有这样一个考虑在里面,但如果都这样做,别的城市也这样。像济南就这样做,广州现在就这样做,以后是不是别的城市要举行一个会议啊,它又要这样做呢?所以说这是开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现在国际上都知道了,影响了中国的整体的国际形象。他们就会想,怎么中国人,连养狗的权利都没有呢?”
正在卖狗的黄先生认为政府是为了收狗证费以增加财政收入。黄先生说,政府以亚运会为由搞形象工程没有必要,因为在广州有许多更重要的事需要管。
“亚运会都不关狗事,都不同的。亚运会都没有狗的活动嘛。可是现在政府想拿钱,因为可能广州政府想多一点收入才要养狗的那些人领牌。说真的,现在广州外来人员都管不定,很多外来工、杀人犯都抓不了,谁人抓狗?”
那么此政策的制订是否合理呢?各采访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广宠网的版主认为,一户一狗政策是“一刀切”,忽视了个体情况上的差异:“政府作为一家一户这个呢,可能它也有一点不太好的、不太合理的地方,因为它可能应该针对每个家庭的环境,或者是小区的一些基本情况来定,也不一定非得要固定一家养一个狗。我觉得,它出台这些政策之前,如果能搞一些民意调查或者听证会,可能会好一点。”
李坚强解释此政策的制订折射出政府决策上的众多失误,且降低政府的信誉和法律的尊严。
“它只是弥补对养狗管理不善的过错。如果一个地方出现狂犬病的话,一般说明大量的狗没有打疫苗,那政府在这一方面就有很严重的失误。一个是说它模糊了政府的主要职责。那政府应该做什么?第一,它应该要求养宠物的人做文明和负责任的养宠物者,要求他们给狗做节育和打疫苗。这样狗的数量多大,也不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第二就是要整顿和取缔无照的繁殖商和取缔全广州市的狗肉市场。这个一家一狗的政策可能会间接鼓励市民抗拒法律和采取‘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态度,这样不利于培养国民遵守法律的习惯。说你这个法律是不符合实际的或者有很大的漏洞的,没有人遵守,那政府的威信不就受到冲击了吗?”
黄先生觉得一户一狗政策没有用,老百姓照常可以绕开政策中的漏洞自行其道。
“那个没用的。如果你家养狗,可以啊,就是你早上不要带它出去。晚上十一点钟哪有人抓?放它出去拉屎拉尿。你自己有小狗的话,你尽量不要乱带它出去,在家里,城管啊、公安局都不会上门抓你的狗的。有很多法律漏洞的。”
民间宠物救助组织《私宠之家》的创办人毛毛告诉本台记者,广州救助宠物的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只有两家,且收留流浪狗的能力有限:“我们没有能力收留。其实我们还在说服,希望市民能够为犬只上牌。因为这些遗弃犬只的人,如果他是因为条例而遗弃的,他将来还有可能会再买狗养,他将来可能会再遗弃。那么如此循环,没有一个民间组织或官方组织能够无条件地收留这一部分玩狗的人不断地养狗。所以我们还是尽量地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给他进行沟通。”
李坚强说,中国政府需要通过此事明白,任何政策制订前都应该全盘规划,充分考量各方利益和观点,把工作做在事前,否则不会解决问题,而是制造了新的问题:“政策出台前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动物保护组织参加政策的制订?或者有没有举行听证会,给这些动物保护团体一个发表意见的机会?任何一项政策你都必须做一个平行的,这是一个balance,各方的利益都要平行,要得到考虑;如果不考虑的话,这个政策就不可能有很长的效力,就有可能会短命。”
一户一狗折射出的不仅是狗权问题,亦是人权、财产权和政府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效力的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政府行政已非一纸红头文件就可轻易贯彻,民众和专家的观点已经无可忽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实习记者陆虹旭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