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从水资源供求角度,对规划中煤电基地扩张的合理性作了分析。报告建议对现行规划进行调整。
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高级科学家王泉录博士表示,中国十二五计划提出兴建的16座煤电站倘能建得分散一些,将有利于减轻水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缺水危机:
“十六座煤电站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十六座煤电总量数量不是那么太大,因为美国、中国火电总容量比较接近。美国现在总共有几百个电厂,中国我估计也在几百个,十六个放在几百个里面,比例还是相对比较小。十六座如果集中的话,这个将会有影响,如果十六座比较分散的话,也许形势不是那么太严峻,就看分布范围有多大。如果集中在陕北、宁夏、陕西三角地带的话,十六座火电厂全集中在那,那对当地的水的收支平衡确实会有影响。”
王泉录博士表示,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水主要是用于煤的清洗,这个消耗相对有限:
“煤的开采需要一定的水,各个国家不一样。在美国煤的开采需要水,但需要不大,就看需不需要洗煤这个过程。因为煤开采出来有很多石头什么,还有硫含量也比较高。有些是通过坑口用洗煤的方式把杂质先洗掉。假如需要洗煤这个过程,煤的开采是需要水,这个情况各个国家各个地方根据情况是不一样。”
王博士表示,发一定量的电要耗费多少水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用于制冷的水变成蒸汽蒸发出去--那是净消耗,但从河里抽出的温度较低的水经过制冷程序、温度升高后再回排到河里—这对于水资源的消耗相对有限:
“煤电厂每度电需要多少水? 这个数据是比较可靠,我们这边一直对全美几百家电厂水的需求很清楚,我们有很大的一个数据库,每度电耗水多少比较清楚。这个也比较复杂,因为不管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用到火电厂,水进来以后有两个途径出去,一个途径是通过蒸发,你就看到的大烟囱里面的水蒸气,这种是水跑到大气里面;另外一个因为制冷后水温比较高, 把它直接排到河里去了。好比从河流里面拿过来的,水温比较低,制冷以后水温相对比较高,排到河流里面去了。从这个渠道的水对水资源来讲,没有太大的影响, 拿过来,制冷温度一高就排到水里面。这两个途径一定得分开。蒸发到大气里面的丢失了,回到河流里面的这种水没有丢失。因为从河流里面拿出来的英文里面叫 total withdraw, 就是从河里拿出来。但是discharge就是回到河流里面多少。这就根据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循环过去回到水体里面,这个量也是挺大的。所以,分析一定要把这两个计算后净丢失才能算真正的丢失,把两头一算相对(耗水量)比 较小。不管怎么样,水是个问题,美国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美国西南地区也有一些火电厂,造成对水的供需也是个问题。你可以从美国地图上看火电厂离河流很近, 利用河流水资源。大家都知道这是个问题。美国西南地区亚利桑那、犹他等州比较干旱,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火电厂对那儿的水的收支平衡确实有负面的影响。”
王博士表示,火电站发电过程中的水制冷所需设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消耗的水资源远多于空气制冷:
"火电厂都有很高、很大的烟囱,好像是个烟囱,其实不是烟囱,冒白气那是蒸气,不是污染。为什么?锅炉温度很高,发电过程制冷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锅炉燃烧,然后带动涡轮发电,但是排除这些热量在终端要制冷。制冷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空气制冷,一个是水制冷,就是通过空气热交换,把热量传递到周围,就跟家里的炉子一样,那是通过空气热交换,把炉子里面的热气传到房间。但这个速度比较慢,你可以感觉到炉子里面的热气到房间这个传递是慢速,速度比较慢。水制冷是通过蒸气跟水的直接接触,热水跟冷水放在一起,水很快变冷。这就是水制冷,水制冷快,但是需要水。空气制冷不需要水,从成本来讲,当然水制冷成本会低一点,因为设备要小,但需要水。在美国来讲,在全球范围来讲,一般是水制冷比较多。这也就是火电厂需要水的原因。"
在被问到对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有何意见的时候,这位美国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科学家表示,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他希望中国提高、加严对核电设施的安全要求。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