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人民日报》报道,该报记者1月6日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等南方10个城市实地测量发现,在没有供暖的居民家庭中,平均温度仅为7摄氏度,最高室温12摄氏度,而最低室温为接近结冰的2摄氏度。武汉等地甚至出现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的情况。
上述南方各城市的居民住宅的室温,普遍低于北方供暖城市室温15摄氏度的标准。中国南方多地居民呼吁,当地尽快实现集中供暖。
四川成都的民间环保人士杨勇说,中国南北方城市供暖差异起源于解放初制定的秦岭淮河供暖划界。60多年来,中国南方城市的建设都没有考虑集中供暖,现在要突然解决集中供暖问题,恐怕未必可行。
“如果南方城市采用北方集中供暖的模式,成本很高。现在南方的城市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城市建设基本定型,如果要增加一套供暖系统,对整个城市来讲是一个大动干戈的事情,将出现又一轮的开挖建设,会对城市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杨勇认为,城市集中供暖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会给脆弱的环境生态带来不利影响。
“南方城市如果经常出现冰冻气候,我认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取暖形式,比如利用太阳能取暖,电热取暖,地暖和空调,这些取暖方式都不必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南方城市不必要学北方城市集中供暖。”
杭州的自由撰稿人昝爱宗则认为,虽然今年冬天中国南方的气候寒冷,但是一般说来,南方寒冷的天气不会持续很长。
“真正冷的时候就是一个多月,而且南方夏天热的时间又特别长,因此没有必要建设集中供暖系统。”
昝爱宗表示,现在南方的居民家庭大多装有冷暖空调,电暖设备。政府可以给居民一些取暖补助。现在一些政府办公大楼的夏天空调和冬天暖气都开得太足,而一些养老院和学校却没有空调和暖气。
“这一点可以看出,政府把钱全用在自己身上。建议各级政府拨款给学校,养老院和图书馆这些公用设施,为它们提供暖气和空调,为老百姓造福。”
昝爱宗还建议,南方的城市可以给居民提供安装太阳能取暖的补贴,鼓励居民利用再生能源取暖。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