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热线数量迅速增长 民众反映多数服务形同虚设

近年来,中国各地公共服务热线数量迅速增长,热线电话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但是,老百姓反映很多热线服务形同虚设。

0:00 / 0:00

中国大陆官方的《人民日报》日前报道,中国各级政府的热线服务越来越多,但是,“五一”以来,面对航班延误、旅游纠纷等情况,有市民反映,一些热线不好打。有的热线甚至还存在查不到、打不通、没人理的现象。

这让不少群众对热线电话产生了疑问:我们到底有多少热线?看着挺多,却不好打,怎么办?真遇到问题了,打这些电话能打通吗?打通后又有多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本台记者试图给中国各地的十个热线服务打电话,其中5个要么是忙音,要么就是这样的电话录音:“您好,现在是非工作时间,结束留言请按一,结束请挂机。”

记者接通了江苏省南京市的价格举报热线。

“我们主要是对政府增加了一些违反价格法的内容进行查处和举报。水、电、气、出租车乱收费,教育乱收费这些方面。还属于我们政府管辖的内容。一些市场价格,比如你到饭店买盘菜,它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政府干预都干预不了,因为现在市场经济嘛,你应该也知道。”

成都市的质检打假举报电话一打就通,服务员小姐王女士说,他们负责成都地区的质检打假举报。

成都地区的质检热线:“主要是生产企业这一块,生产企业的检验产品质量问题。”

记者:“老百姓一般主要反映什么问题?”

成都地区的质检热线:“跟我们反映的什么问题都有,要看归口,根据他们的情况,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反映的情况如果是归我们管,根据国家的职能分工,如果是属于我们职能范围之内的,我可能要向领导反映情况。我们11365是个接线的,然后要把所有反映的情况都要归纳起来,全部要反映上去并跟领导说的。每个星期每天都要报告的。”

广州的环保投诉热线的服务员态度也很好。

广州的环保投诉热线“是市民的举报是不是?”

记者:“是”

广州的环保投诉热线:“我们会根据他提供的地址到现场做相关的调查。”

记者:“或者向环保部门反映是吗?”

广州的环保投诉热线:“我们这里直接受理。”

记者:“你们是24小时都可以打通是吗?”

广州的环保投诉热线:“是”

虽然记者接通的各级政府热线电话服务态度都很好,这些政府热线利用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受理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应该推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互动”。但是这些热线电话的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

成都双流县的维权人士干兴燕说,今年4月初,她因为做为独立候选人参加双流地区的人大代表竞选,结果遭到当地政府官员派来的保安人员的毒打,她被送往两家医院救治,她和家人多次向成都的有关热线电话求救。

“电话打了很多,包括成都市公安局的督查,四川省公安厅的督查,还有成都市政府的市长热线都打了,到现在没有用。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你跟他投诉的时候,每次他们都跟你说‘正在调查’,没有用。”

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说,现在各级政府的热线电话名目繁多,就拿山东来说,除了110、119、120、122等公益性服务热线,全省已核配备案的政府机关公共服务热线有50多个,这些热线使用的码号均为123开头,另外再加上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以及公用事业类型单位或企业服务热线目前共有200个左右。

“据我知道,在山东有很多暴力拆迁户,他们有苦说不出来,没有地方反映。开始他们也去找热线,因为很简单,拿起电话就可以打了,都不管用。后来他们只有到北京或其他地方去上访。上访后来就演变成示威了,大家都一起去,希望给点儿压力,当然解决问题的也不多,但终归是给他们些压力吧。”

孙文广教授说,各级政府目前形形色色热线的开设,给民众一个假象,那就是政府部门对民生问题很关心,但是老百姓投诉的问题却成为“皮球”被政府各部门踢来踢去,这实际上是在欺骗老百姓。很多热线也因此失去公众的信任,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