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小鹰号”访问香港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编队星期一重访香港。中国政府去年十一月曾拒绝该舰访港,引发了一场外交纠纷。小鹰号战斗编队长官表示,中国去年拒绝该舰访港,美方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解释。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星期一停泊香港,这是自中国政府去年十一月拒绝该舰访港以来,小鹰号首度停靠香港。小鹰号战斗编队长官理查德德华伦(Richard Warren)海军少将表示,美国海军舰艇访问香港的行动恢复正常。

华伦海军少将星期一回答聚集在小鹰号巨大机库内的记者的提问时说,他说:“我们很高兴回来,对于去年被拒绝停靠香港,我们真的有些失望,我认为那次的转变是不寻常和出乎意料的。因此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航母和其战斗编队的运作没有影响。我也希望你们了解,我们已经回到原有的轨道。我们将继续让舰艇停靠香港,我们的目标是每年35-40艘舰艇来香港。在这停留的一星期,7000 官兵将享受香港的自由。”

台湾的亚太防务杂志总编辑郑继文星期一说,过去十年,西太平洋地区一直是小鹰号活动的舞台,对于小鹰号在退役前最后一次访港,他说“有一种告别意义的味道,也可以说展现美军的航舰对于这一区域的持续的安全稳定,他是持续在高度关注,不因为这个船要除役或者轮调有任何的改变。”

由于发生了拒访事件,加上小鹰号即将退役,吸引了上百中外传媒的采访,记者的提问都是围绕该事件。

华伦海军少将说,去年小鹰号访港被拒,美方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他说:“我们对回应并不十分满意。我们从未得到确切的解释。我知道在我之上的高层人员就此进行了很多讨论,我不认为他们十分满意,因此我不能给你一个详细的原因。但重要的是,我们回来了,除了有关小鹰号的一次小意外之外,看看过去几年的历史,再关注一下明年的活动,我想你们会很明白,那只是一次小插曲而已。”

郑继文说要从两个层面来看去年小鹰号被拒访港的事件:“就主权含义来说,大陆方面有绝对的权利去考虑要不要美国军舰访问香港,不管他考虑是政治性或者军事性;第二个层面是,作为中美两个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对于这种军事或者外交互动,当然就受到各国关注。(你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然那时候有很多说法,有军事性的说法,比如说解放军那时在周遭海域举行敏感的演习,那也有说是政治含义,大陆政府希望向美国传达某种政治意含或者讯息,不过我个人看,我们分析那次事件,至今还找不到明确的原因。”

郑继文认为中美双方应该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小鹰号访问香港受到拒绝,而大陆政府目前始终还没有很明确的说明状况下,事实上我觉得这种事情很容易造成双方的一些误解、猜忌,对于这个区域的军事与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我觉得以后要避免。”

小鹰号1961年建造完成﹐随即被编进美军太平洋舰队服役﹐近五十年以来见过越战及台海危机等﹐同期间美国军事实力很强﹐与前苏联海军的竞逐热点也只在北大西洋及北冰洋地区﹐小鹰号虽然只是常规动力航母﹐但已足以称雄西太平洋半个世纪。今年8月小鹰号将退役,接替它长驻西太平洋的将是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