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香港两个地区分别发生连环伤人案及非礼案,警方没有及时公开发布消息,引起社会关注,有民众认为,若及时公布或能减少罪案发生。记者协会发起“要求实时发布罪案信息,保障市民知情权”联署行动,此次联署人数达到了1600多名,创香港记协历来签名活动中人数最高的一次,一千多名新闻从业员、新闻系师生以及三个新闻团体响应,包括摄影记者协会、华文报业协会和香港外国记者协会,联署要求警方及消防处将案件资讯进行公开。以确保记者的采访权利,和民众的知情权。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星期一向本台表示:“我们觉得警方通报罪案消息的制度有很大的问题,数量也太少,时间太迟,经记者协会公开批评以后,警方只是搬出一个原则,认为要合法,要保障个人隐私之类的,以及行动需要什么的,这是一些很空泛的原则,也不是具体的守则。”
有关声明及联署于星期一在《明报》及《苹果日报》上刊登。声明表示,我们只知道,警方在2009年时,每天只发布2.7宗罪案资讯,只及当年罪案总数的1.27%!警方凭什么,为什么把接近九成九的罪案信息放入黑盒内秘而不宣?我们不知道。市民继续被蒙在鼓里。我们要求当局忠诚落实基本法第27条赋予港人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保障市民知情权。
记协成员之一,香港时事评论员郑景鸿告诉本台记者:“三十年前我就做过警察的新闻官,我们当时要是不公开,记者能听到吗?那时候要是有进一步消息记者就会打电话来,现在记者就不知道有什么事情,现在由警察通报就有点带审查新闻的行为,什么事情要报告,什么事情不能报告权力都在他们手上,比起过往都倒退了。”
香港记者协会在2010年底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警方应该开放突发事件的资讯,认为不少案件和新闻关乎市民的切身利益,警方每天透过政府系统发放的突发事件数量以及通知传媒的事件远远低于警方所承诺的,有的事件完全没有发出事件通知,有的资讯在传达过程中消失,市民的知情权受到影响,香港政府应对现有机制做出更新,改善咨询的传达。
麦燕庭表示:"要靠警方自己去决定什么信息发布给传媒的话,其实就等于是警方当了新闻机构的采访主任一样,他们决定你什么可以去采访,什么不可以去采访,这本身就对新闻自由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就会有人觉得怎么突发消息怎么就没有了,新闻自由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去报道,你可以有你的自由不听不看,但就不能将一个信息源头交给一个司法部门。"
香港近年来新闻自由程度每况愈下。
今年8月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香港进行三日的访问,参与了港大百周年庆活动,期间传出记者遭到黑衣人遮挡镜头,并暴力驱使记者,导致摄影记者受伤等新闻,李克强访港的过度安保,导致传媒的采访多次受阻。记协也对此表示过不满,李克强访港行程结束后,记协发起穿黑衣游行,抗议李克强访港期间,影响香港新闻自由。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