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活着》。该片根据主人公福贵一家在新中国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一党专制下百姓只能任体制宰割的残酷现实。影片一拍摄完成就在送审中被查封禁演。但是,影片《活着》却以光盘方式私下传播于海外和中国大陆民间,被海内外公认为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美国的中文网络媒体博讯新闻网的报道说,这次深圳宝安电视台突然播出被禁14年的电影《活着》,据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因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表现出的真诚“臣妾心态”,使“圣上龙心大悦”,于是中国电影局开恩特许为他导演的电影《活着》解禁,允许在地方小电视台的“小范围活着”,以示当局的“皇恩浩荡”;二是,深圳是文化沙漠,电视台有关人员不读书不看报,不知电影《活着》是被禁影片,而将民间流传的电影光盘公开播映了。在北京的评论人士刘晓波认为,这并不说明电影《活着》 真正被官方解禁:
“照实说,这个电影要是解禁了,就要在电影院放映。在电视台这样放,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张艺谋后来这个劲儿,他好像也不太在乎这个了。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时那个片子的主角葛优还获得了嘎纳最佳男主角。”
在美国的评论人士曹长青也有类似看法,他表示,中国政府的对影视作品的严格审查政策,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因为中国不仅有《活着》这样的电影,还有想根据白桦的剧本改编的《苦恋》等等。有一大批电影都没有解冻。这是中国特有的特色,好像在北韩、古巴都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现在是深圳宝安区的一个电视台放映,不见得就是国家政策的改变,很可能只是有人觉得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么成功,对张艺谋当局这么欣赏,这么走红,可能放他的电影也没什么。所以,我不觉得可能政策有什么重大表现。”
曹长青认为,虽然这次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完全表达了中国官方的意图,但这不意味着像《活着》这样的电影能解冻: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开幕式非常有意地传达官方观点,甚至排出中国的汉字‘和’字,配合胡锦涛的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等官方宣传,另外有意来展示中国文化历史等等,刻意回避奥林匹克的核心自由精神,相当配合中共的官方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可能会得到官方更加的赏识。但是,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以前拍的那些被中共当局认为损害他们意识形态宣传的电影能够解冻。”
在美国的评论人士李洪宽说,北京高层如果因为张艺谋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现而喜欢张艺谋的一切,这种可能性不大:
“因为文化控制是由更复杂的一摊子像中宣部、电影局的一帮极左的老头们在把关的。并不意味着胡锦涛就因为张艺谋这么一个艺人主导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就改变极左派已经既有的结论。这在共产党历史上没有过,共产党不是这样的执政传统。包括过去毛泽东欣赏郭沫若,郭沫若在20年代、30年代写的东西也是同样不让传播的。共产党不可能说张艺谋现在拍共产党的马屁拍得特舒服、特爽,共产党忽然之间就把他所有的作品都解禁了,不可能。”
北京的刘晓波表示,其实,中国官方不仅在这次奥运会对张艺谋很满意,其实,官方早就对张艺谋的作品感到满意了:
“他拍了很多大片,而且张艺谋拍的那些大片都是电影局为了创造票房过亿的大片,都给张艺谋的片子开绿灯。他的电影放映档期长,而且在那个档期范围内不允许其他电影在官方控制的剧院放。大概他的那些大片都是电影局给的一个月的档期。”
博讯网的报道说,无论如何,电影《活着》能在深圳公开播映,总是趣事一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含青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