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曾报道35位民警实名举报山东郓城县委书记相关的消息,当时接受采访的一位警察承认有关公安局长违规提拔的举报属实,至于其他几项举报,她并不知情。
该举报信列出了县委书记刘国生弄虚作假、大搞浮夸、违规提拔、土地拆迁、滥用警力等理由,其中重点讲述了当地征地引发的矛盾。
根据大陆媒体的报道,关于征地的内容其实从三月初就开始在网上流传,但关注度一直不高,直到这篇以《35位民警实名举报山东郓城县委书记》为名的帖子出现,马上在网上迅速流传。
然而,当局至今只调查署名的公安是否知情,并未调查县委书记刘国生是否贪赃枉法。杭州的自由作家昝爱宗星期四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说,网友用这种方法揭露腐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网民是逼于无奈才冒名举报,“至于他揭露的是不是事实,到底有多少准确,我认为先承认这个事情,现在往往 官方容易这样,有八分真实,有两分不真实,报道两分不真实,然后就否定这个帖子的真实性,我认为官方的这种说法和做法是值得警惕的。大部分人冒着风险来发贴,来揭露官员,我认为是被逼无奈,实在没有办法了,因为它投诉纪委、监察部门,几乎都是石沉大海,所以他就是用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在网络发贴,怎样才能吸引眼球,怎样才能最大化的传播,才能获得最大的影响,就怎么做,这几个发贴的人,我认为做法是非常好的,也是有效的,不然不会引起这么大面积的重视。至于最后里边有多少真实性,我认为有关部门应该趁这个机会赶紧查一下。
本月一日,杭州开始实施实名上网,要求网民在论坛、博客、网络游戏等都要实名登记。
星期三香港苹果日报一篇题为《冒名举报 只因官逼民反》的文章称,实名上网,被网民抨击为限制言论自由之举。冒名举报是被逼出来的。内地网民因评点官员的言行而被官员擅自动用警力拘捕、甚至跨省追捕,因举报贪官而遭报复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匿名举报又可能引不起关注,甚至无法在网络上公开。官员可以躲猫猫,网民为什么不可以躲猫猫?
贵州的异议人士曾宁星期四对本台说,大陆网友对实名上网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执政者对实名举报,表现的却是一种恐慌,“大陆的这个公权力,面对来自民间的质疑,他们普遍对自己的权力的合法性产生的一种恐惧感,对涉嫌犯罪的公权力的掌握者举报的时候,往往我们看到的是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恐惧、一种恐慌、一种紧张;反过来的话,就是由这种紧张和恐慌产生的一种对举报者的一种打压或者说迫害。”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严修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