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和通胀明显放缓。分析指这反映内外需求乏力,最近中央的救市措施起不了作用,呼吁进一步放宽政策,包括大力减税减费。
上周末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明显放缓。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11月出口同比增长5.4%,增长幅度是今年3月以来最低,进口同比上升3%,更是2016年10月以来最低。两者升幅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通胀也明显降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增加2.2%,是四个月以来最少。反映上游物价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增速也是两年多以来最缓慢,环比物价更全面下跌,面临通缩风险。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认为,油价持续低迷,钢、煤价等明显回落,反映原材料需求 转弱。
廖群:“工业产品的价格下降说明内需确实有所放缓,因为股市下来了,大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了,消费也好投资也好也有所减缓。”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中国每季要减存款准备金率1厘;社保费率和增值税也要减,规模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0.6%。
廖群认为,除了减税,减费也很有必要。
廖群:“更多的还是应该把费给去掉,城市建设费,教育费等等,减税的话肯定对企业的盈利就有好处了。当然减税力度大的话,好处会比较明显。”
官方预测明年经济“稳定回落”
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备受外界关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周一在海南三亚出席论坛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定回落。他提到多家机构都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增长不如今年,平均估算大约是6.2%。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中国证券报”周一头版刊登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的访问。他预计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传统动能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幅有可能跌至6%以下。
中国问题专家胡星斗对此表示审慎乐观。
胡星斗:“也许能保持微弱的正增长,特别是现在国有企业的增速非常强劲, 民营企业 的增速全是负的,这当然导致中国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畸形化,国进民退越来越严重,未来的困难可能会更大。”
胡星斗认为,明年中国应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先,货币政策扮演配角,以达到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的目的。
记者:高锋 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