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港資關閉中國工廠 國企撤招大學生計劃

2023.06.01 00:40 ET
日企港資關閉中國工廠   國企撤招大學生計劃 5月31日,日本松下蓄電池(瀋陽)工廠停產,退出在中國經營29年的投資。
網絡圖片/古亭提供

世界電池巨頭日本松下蓄電池在中國瀋陽的工廠已於本週三(31日)關閉,結束在中國長達29年的投資。與此同時,廣汽三菱汽車原定於五月後恢復在華生產的時間再次延期。一家在東莞的港資企業宣佈將在六月底關閉。另外,廣東一國企撤銷今年招聘兩千名大學畢業生計劃。

 

 

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松下株式會社旗下在中國的松下蓄電池(瀋陽)工廠發公告,宣佈於5月31日前全面停止生產,進入解散清算程序,並不再開展任何經營活動。表明該公司結束了在中國29年的商務活動,正式退出了對中國的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1994年在瀋陽成立的松下蓄電池工廠以研發鋰電池爲主,其產品曾銷往世界五十多個國家,松下電池的全球市佔率一度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據瞭解,松下蓄電池公司正在就中國合作方東北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廠房、機器設備,進行結算。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對本臺表示,隨着國際產業鏈快速移出中國,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私營企業,他們的經營環境越來越糟糕。他說:“對商業對經營者來說,壓力會越來越大。現在很多的企業面臨倒閉、破產。就像深圳的華強北曾經是寸土寸金,現在我估計商戶已難以爲繼。經濟持續惡化,還會有大量的商場閒置、倒閉。現在廣州在市場化方面已經做出很壞的榜樣。”

蔡慎坤說,許多人認爲國務院新領導班子形成之後,經濟形勢將逐漸恢復,但是近期當局一直在強調“鬥爭”和“安全”,加上出口下降,國內消費萎縮。在此情況下,外資加快撤離,內企關停並轉的現象愈演愈烈。他說:“現在經濟面臨的問題肯定是要從政治到經濟全面檢討的過程。如果繼續這麼折騰,還會有大量的外資流出。”

三菱汽車長沙廣州停產  東莞港資廠關閉

據日本《讀賣新聞》週二(30日)報道,日本三菱汽車原定於今年五月後恢復在華生產的時間,如今再次延期,且復工時間待定。三菱汽車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正在與當地合作伙伴討論何時恢復在中國生產,但對恢復生產的時間無可奉告。

三菱汽車稍早前曾經表示,由於廣汽三菱汽車今年一至三月的銷量年減高達58%,從今年3月8日到5月的三個月內,其在湖南省的長沙工廠停產新車。

不僅僅是日資企業,港資企業也在撤離。5月26日,港資明海整染廠發給員工的通知,稱因爲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紡織整染行業經營極度困難,工廠也難以爲繼。經工廠管理層研究決定,將全面停止營業,全體員工於6月30日解除勞動合同。明海整染廠在報告中承諾,將如數結清與員工的工資薪酬,並依照相關規定向全體員工結算並支付法定經濟賠償金。

港資東莞明海整染廠近期向員工發通知,因經營極度困難,定於6月30日關閉。(網絡截圖/古亭提供)
港資東莞明海整染廠近期向員工發通知,因經營極度困難,定於6月30日關閉。(網絡截圖/古亭提供)

廣東一國企撤招兩千名大學生計劃

廣東一大型國企的部門負責人方女士告訴本臺,東莞一大型國企原計劃今年招聘大學應屆畢業生兩千人,由於國家停止財政補貼,這項計劃已經取消。她說:“國營企業也不好過,國營企業要幫國家解決困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本來打算收兩千名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已經選定了人,但是現在突然停止這個計劃,國家現在沒錢(撥款)。”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明海整染廠有限公司隸屬香港卓明發展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南丫工業區。公司成立於1995年12月,自投產以來發展迅速,現已成爲集織、染、成衣爲一體的企業,現投資額已達3億多港幣,年產銷量2.5萬餘噸。

 

記者:古亭    責編:許書婷、陳美華、嘉遠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