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第6轮谈判星期四在釜山结束。虽然在谈判内容方面有所突破,但并未能就会谈基本方针达成一致,自贸第一阶段谈判还有待第7轮继续进行商讨。
为期3天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6轮谈判从星期二开始,在韩国釜山举行。该谈判开始之前,韩中两国刚举行首脑会谈,两位领导人就高层次的自贸和加快谈判速度达成共识,因此这次谈判被看好会就谈判框架的基本方针会达成一致。但是实际的谈判并没能一蹴而就。
对韩国来说,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去年的贸易额为2150亿美元,顺差53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韩国是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投资来源国。这两个国家若能破除关税壁垒,进行自由贸易,将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中韩自由贸易谈判就是在这一共识下开始,去年5月举行首轮谈判之后,一年多的期间其实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据韩国方面的算盘,中韩自贸将会有助于韩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会在缔结后的10年里会提升3个百分点。主要受惠产业为汽车和信息业,与此同时,农业和水产业将会蒙受29万亿韩元的损失,合计1550亿人民币。总的来说,韩国认为,中韩自贸将会更有利于韩国的经济发展。
韩国积极推动中韩自贸的背景当中,两岸于2010年签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升了台湾商品的竞争力,由于经济结构相似,韩国商品在中国的竞争力相对地落后台湾。另外,韩国已与美国和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若再与中国签署自贸,将会发展成为亚洲的自贸枢纽国家。
上述的第6轮谈判虽然未能就基本方针达成共识,但却将竞争、透明性、贸易技术障碍、动植物卫生检验、因特网交易、环境、产业合作,和农水产业和合作等,共9个项目纳入谈判范围,就此达成了一致。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交涉室长禹泰熙说(音译,录音),他说:“中国代表团对自贸仍停留在初期的认识里,但是第6轮谈判的确取得大范围的进展。”他还表示,通过下月在中国举行的第7轮谈判,韩国期待可以结束有关基本方针的第一阶段谈判。
另一方面,在谈判进行的星期二和星期三2天,韩国民间团体和农民多人在会谈场外进行激烈的示威,表示反对中韩自由贸易协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