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输出技术人才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最近,《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下一个“中国制造”- 大学生,将会给世界就业市场带来压力。中国每年毕业的大约800万大学和中专毕业生,真的会威胁到地球另一端的就业市场?本台记者申铧采访的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相反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向海外输出急需,但是又难以招到的特殊人才,缓解西方国家的人才荒 以及中国的就业压力。下面是申铧的采访报道。

2013.01.25 12:40 ET

在过去几十年间,大批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席卷全球各国市场,击垮了很多本土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转型,现在的“中国制造”正在出现变化。

《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文章就是介绍的中国每年出产的数百万的年轻又聪明的大学生。文章说,中国每年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是2500亿美元,希望通过教育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员素质。

文章说,中国的大学正在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其中不不少是西方大学生中时髦的新兴行业,包括替代性能源,节能,环保,生化,高端信息科技,高端制造业和所谓的新能源汽车。

文章还说,过去10年里中国的大学毕业人数翻了一番。现在中国每年的大学和大专毕业生达到800万,数字上已经超过美国。

很多国外大公司现在都从中国不断壮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挑选人才,比如IBM,Intel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跨国集团。

这篇文章的结论就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在今后几十年中,将象中国制造的其他价廉物美的产品一样,给西方国家的本土人力资源带来挑战。

真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夏业良认为,中国扩大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件好事,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革都会起到推动性作用。但是,中国几十年的一党化教育使得国民教育体系存在很大缺陷:“有些人可能学到了一些技能和知识,但是(这个教育体制)对基本的普世价值,以及道德伦理规范的破坏却是很大的。”

因此,夏业良认为,中国毕业的大学生从思想道德伦理层面需要接受再教育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理工类的学生(一旦来到美国后),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转移,因为制度方面和道德伦理方面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美国人最喜欢雇佣的就是这类大学生,他们是工具型人才;但是对于学社会科学、人文的人来说,转换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过去二十多年他们接受的都是洗脑的、一党专制下的充满意识形态的教育,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大的偏差。”

旅居美国的中国社会学家何清涟认为,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是一种扼杀学生创造力的体制。如果不改变这一体制,中国学生很难在创新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竞争。

不过既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善于培养工具型的理工科人才,也不妨人尽其用。

何清涟说,美国去年有25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招不到人,这些岗位大多需要懂电脑、机械操作的技术工人,但是美国人一般对这些不感兴趣,而这正是亚裔的特长。所以何清涟建议,中国应该专门培养这类人才进行劳务输出:

“现在全世界的制造业普遍缺乏懂电脑、数学的能操作数控机床的专才。如果中国能够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进行劳务输出,让这些人能有比较好的工作,学习到更多的新技术,然后回到中国,最终会带动中国的电子产业,就像当年的台湾一样。”

《纽约时报》上的文章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十年内翻了一番。这是中国教育产业化,大学盲目扩招的结果。

大学扩招产生的一个负面后果就是大学生找工作难。最近中国媒体报道,哈尔滨7名硕士研究生为了“事业编制”的稳定保障而不惜做环卫工人。

在何清涟看来,大学扩招的另一个负面后果就是真正的社会精英在职场上受到排挤:“因为很多官二代原来考不上大学,被排除在接班的门外;但是教育产业化后,官二代什么大学都能进。有了文凭后,在招聘时,他们往往挤走平民出身的真正精英的机会。”

因此,正如《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所说,中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并不代表质量。

综合两位学者的观点,中国的大学生未必就会给世界就业市场带来压力,反而有可能满足西方国家在本土市场满足不了的需求。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