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私人投资者开放石油天然气行业

0:00 / 0:00

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有关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意见,允许私人投资进入国有企业垄断的能源业。有外媒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向私营企业和投资者开放一些由国有企业垄断的经济行业的有限努力的一部分。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5月21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意见要求,以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正确处理好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意见》提出了八项改革任务:一,允许符合准入要求并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常规油气勘查开采,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二,建立以规范的资质管理为主的原油进口动态管理制度;三,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四,完善油气加工环节准入和淘汰机制等;五,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价格异常波动时的调控权;六,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储备设施投资运营;八,完善安全风险应对和防范机制。

在英国一家金融咨询公司任顾问的吴克钢表示;

“中国政府向私人企业开发油气行业的决定是个好消息,是政府逐渐开放一些过去被看作是国家重点行业计划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中国能源业的效益和水平。”

法新社5月22日的相关报道说,中国政府日前发布的进一步向私人投资者开放中国油气行业的决定,是对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行业进行改革计划一部分。

中国国务院星期日表示,政府计划允许国有能源企业通过引进“股东多元化”或“混合股权”等办法,让私营企业和投资者参与能源勘探。私营企业也将被允许拥有并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储存设施。

报道说,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决定向私人投资者进一步开放国内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是为了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当前中国大陆的国有油气企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中国经济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大陆开始日益依赖进口能源。

此外,全球石油价格几年前开始大幅下跌后,中国国有油气企业决定产量减少,这加剧了中国能源供不应求的问题。

在英国的吴克钢认为,中国政府决定开放过去由国企垄断的行业,也是为了顺应其一带一路的计划:

“中国政府先是对民企开放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战略行业的领域,这也与中国前几年发起的一带一路有关系。我相信此后会逐渐向外企开放。”

法新社的报道说,中国国务院的意见并没有为中国能源业的改革提供具体时间表,但它中国政府允许在关键行业允许私人投资的有限努力的一部分。中国大陆能源业一直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大型国有企业垄断。

中国国务院的改革意见说,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高生产力、满足人们需求方面发挥更好作用。

在美国的退休教授冉伯恭表示:

“我想,中国开放一些过去封闭的行业,一方面是出于经济贸易的考虑,一方面也是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我预测,在今后几年里,中国当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向美国的企业,更多地开放一些一直由中国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

法新社的报道说,2016年,中国大陆的原油产量为19,969万吨,比上年减少近7%;原油进口额为38,101万吨,同比增加13.6%。中国同年的天然气产量约为1,368.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7%;中国全年天然气进口为721亿立方米,增长17.4%。

(记者:希望;责编: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