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票“禁涨令”到期 多个景区被指迅速涨价

0:00 / 0:00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国媒体发文,批评多个景区以“园中园”售票等变相涨价,以及违反程序超幅度涨价等违规行为。

北京出版的《北京晨报》10月5日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和旅游局去年共同下发《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

在这段整治期间,湖北、吉林、广东、福建、云南等10多个省份的景区,今年上半年召开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形成新价格方案,以抢占“备涨”先机。

报道举例说,湖北十堰市郧西县五龙河景区,今年4月举行听证会,要把景区门票价格从当时的每人80元,上涨到每人100元。当地旅游局的解释是,提价基于景区扩容。

报道说,一些景区还有意加快门票上涨公示和上调票价的程序。而另一些景区在发布有关听证会预告之时,景区门票价格已经上涨。还有一些省的景区在门票“禁涨令”期间,以设立“园中园”等变相上调门票价格。吉林省的东北虎园以要展示从别处租借的熊猫为由,设立熊猫馆,并为此申请制定独立门票。

在美国纽约的“美中科技文化协会”会长谢家叶质问,中国政府去年下达的通知,为什么提出的控制景点票价的时间只限为一年,而不要求永远不涨价呢?

“它为什么只要求这些景点控制票价上涨仅一年呢?应该要求永远不涨价! 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种乱收费、任意涨价的现象到处泛滥,而且乱收费和涨价的现象越来越糟糕。”

中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2015年9月初曾发布消息说,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当年8月28日向全国旅游景区发起倡议,呼吁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共同抑制门票上涨势头,倡导5A、4A级景区带头不提高门票价格。倡议发出后,各地旅游景区支持响应。截至去年8月31日,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做出了“不上涨门票价格”的承诺,约占全部景区的80%。但是,虽然中国80%的上千家景区做了“不上涨门票价格”的保证,但它们似乎并没有严格履行自己的承诺。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认为,国家的自然和文化历史景点,不应该收取门票。中国大陆应该效法美国,让缴纳人免费享受国家的自然和文化景点:

“我认为,这些旅游景点干脆应该像美国等国家一样,让民众能够免费享受国家的自然和文化历史景点。这些本来就是属于广大民众的,而老百姓一直都在缴纳税务。虽然中国迄今还没有类似美国的国家公园这类的景点,但政府还是应该考虑,把为老百姓提供免费观光旅游景点作为一种公共福利。”

中国官媒新华网今年9月12日发表署名张玉胜的评论,题为“景区别守着‘门票经济’过日子”。作者认为,中国各景点自8月相继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以来,许多旅游景区高票价和“差体验”的矛盾再次凸显,文章提醒各地需要谨防景区再度被“门票经济”绑架。

文章指出,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这种紧盯景点门票的思维,愈发显得目光短浅和急功近利。拆掉景区“门票经济” 围墙,已成中国旅游业的大势所趋。

文章说,随着人们经济富足、时间充裕及观念更新,他们不再只痴迷于对景区景点的流连忘返,而更在意对旅游体验的舒适感觉和景区服务的人性关怀。过度依赖门票而忽视服务质量,只会让景区成为“门票经济”的牺牲品,人们势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让差强人意的景区饱尝杀鸡取卵和自断财路的苦果。

(记者:希望; 责编: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