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說,開放二胎每年多生三百萬人


2015.11.10 16:1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twochild.afp_.jpg 11月10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開放二胎之後,到2050年可增加3000多萬勞動人口。(AFP PHOTO)

中國衛生計生委官員11月10日在北京表示,開放二胎之後,中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將多出300萬,到2050年中國將增加3000萬勞動人口。但有專家認爲,影響人口出生率的不止是政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開放生育二胎,結束了一胎化計劃生育政策。在11月10日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衛生計生委的官員就此表示,全面開放二胎之後,中國各省市應在全國人大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相關的配套措施後才能組織實施。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說,開放生育二胎後,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取消兩孩以內生育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各地衛生計生部門將提供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服務、完善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制度,並加強出生人口監測和風險防控。當局預估,實行開放二胎後,中國每年將多出生300萬新生嬰兒,到2050年可增加3000多萬勞動力,勞動力年齡結構有所改善。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夏明就此表示,中國官方做出的只是一個大致估算,實際上,人口出生率不僅受制於政策,還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婦女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相關,

“生育不僅受政策的影響,還受很多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的孩子越少,社會個人自由、自我價值實現價值觀越高,出生率也越低。尤其是中國年青人現在多是獨生子女,這方面趨勢很明顯,這對中國人口減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中國政府過去幾年採取了所謂三連步措施,逐步鬆動一胎化政策。首先開放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第二胎,再開放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可生二胎,再到今年全面開放二胎。

中國媒體報道說,2014年中國開放單獨夫妻二胎生育之後,一年內大約只有16%的合資格家庭提出生二胎申請,遠遠低於社會的預期。專家認爲,目前中國城鎮養育子女成本過高,年青人生活壓力大,都是計劃生育二胎家庭比率偏低的原因。

夏教授表示,中國政府對計生政策作出重大調整,主要是基於人口結構變化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壓力,

“放開二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希望人口增加可以對經濟有支撐,第二點,是降低社會養老的負擔,年青人多養老金多,而且也可以由家庭負擔養老功能。”

中國衛生計生委官員強調,實行開放二胎之後,中國計生部門的角色將更重,“基層計劃生育的網絡隊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韓連潮表示,過去30多年中國實行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了對人權的嚴重侵害。中國開放二胎並非是政策迴歸到以人爲本,而是爲了擺脫政府的責任。他說,

“兩胎很早就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還有如果一個孩子有殘疾也可以生二胎。現在只是放寬了一點,而不是把生育權利還給人民。實際上還是在管控。他們覺得老齡化,而且失去了廉價勞動力的優勢,這是本末倒置。”

中國網民對開放二胎也有不少質疑。不過,大部分社會學者和人口問題專家都傾向支持對計劃生育做出調整。根據官方估算,開放二胎生育之後,中國將推後兩年到達人口峯值,人口各年齡段的比率更爲合理。有報道說,中國勞動人口目前已經處於高點,隨後幾年將有一個平衡階段,然後在10年之後出現較快速的下降。屆時,中國在全球經濟上的勞動力優勢將不復存在。

不過韓連潮認爲,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應該更重視提高勞動效率而不是仍然持續以勞動力爲競爭優勢,

“廉價勞動力並非未來經濟發展的優勢,因爲現在的發展都是創新型技術和知識型技術支撐,而不是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優勢。”

中國衛生計生委表示,開放二胎將刺激中國健康、育兒、教育、房屋方面的發展,促使中國經濟增長每年多出0.5個百分點。不過,法新社引述一些外國專家的分析說,在此之前,中國將有一個15年的人口斷層期,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記者石山 責編:(嘉華)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