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重组天然气管道资产 外媒指方向正确

0:00 / 0:00

中国国企中石油表示,将剥离其天然气管道业务,使原中石油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子公司独立经营。有海外专家认为,这种资产重组为中国石油业改革奠定基础,但距离真正启动国企改革仍有很大距离。

中国最大的国营石油企业中石油表示,将出售三条该公司拥有的重压大型输气管道的股份,以及城市燃气分销业务等。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1月2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中石油的这些管道业务将以150亿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一个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报道说,中石油转让的管道股份可能为建立一家独立的国有管道企业奠定基础。中国政府希望成立独立的天然气管道企业,并向规模较小的天然气国有企业,甚至私企开放,让它们可以参与开发和营销天然气。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谢田表示,开放天然气管道业,让更多企业参与天然气的开发营销,对消费者是一大福音,

“这个做法是管道还是他的,但煤气供应大家都可以做。这个对消费者有很大好处。但其实其他的,比如天然气开采,或者是天然气进口等,如果没有开放,这个还是没有用。”

《金融时报》的相关评论表示,中石油天然气业务重组,是中国对石油业改革向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中国法律工作者黄先生就此表示,中国石油业一直处于高度垄断,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中央政府要求进行国企改革,石油行业是目标之一。

“现在好像准备从下游的,比如管道开始,先弄出去。这和国企改革有关吧,最近出了一个文件,国企改革意见,包括石油行业,但具体怎么改其实也没有详细说。”

有中国专家分析,在中国的石油业上游、中游和下游行业中,上游的油气田不太可能开放,而下游的销售业务虽然开放程度较高,但天然气销售却受制于输气管道建设。中共中央在今年四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因此中石油天然气管道营运和销售分开符合这一方向。

黄先生表示,中国高度垄断的国有石油业,实际上成为官员贪污腐败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形成了一些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改革起来非常困难,

“2000年石油业说要改革,但没太多动作,到了2008年反而改回去了,石油业还要做大做强了。结果这段时间石油业里很多腐败。”

他认为过去中国的改革都是把利润最高的部分留给国有垄断企业,利润较低的部分实行开放,但通常会发生垄断国企挤压竞争对手空间的情况出现,因此才有前些年所谓“国进民退”的局面出现。

谢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就是国企垄断,因此改革垄断企业和开放垄断行业非常重要。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巨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因此中国政府虽然把天然气管道从垄断企业剥离出去方向正确,但距离真正的市场开放还很远,

“这个只能说是雷声大,但实际上雨点什么时候下来,恐怕还很难说。”

今年中共中央推出“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在经济改革中提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因此,未来中国石油行业如何改革受到高度关注。

记者石山(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