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爆出娛樂圈存在陰陽合同後,當局大幅度提高明星工作室的稅率至42%,該規定已於8月1日起實施。新措施令娛樂事業盈利大幅縮水。
今年6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調查覈實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漏稅問題。
日前有媒體報道,稅務總局將明星工作室的稅率由6.7%大幅增加至42%,並且需要補交2018年1月至6月的稅費。香港的《蘋果日報》引述香港電影製片商HMV數碼中國集團蕭定一表示,已經收到了大陸新稅制的通知。
河北資深媒體人朱欣欣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當局大幅提高稅率,一爲斂財,二爲平息民憤:
“這回這個增幅可能因爲政府現在資金比較緊張,想通過這個方式斂財,我覺得提得過高。還有一個,是不是想借這個機會,通過這個事情平息一下社會各界對影視圈偷漏稅的事情的不滿。”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新稅制對娛樂圈產生巨大影響,目前已有30套電視劇叫停,40幾部電影不能開拍。因要補繳百分之35的稅,已經有一家影視公司倒閉。
網民“五嶽散人”在微博上撰文道:明星那種工作室的模式,把公司註冊在給其優惠政策的地區,充其量叫做合理利用規則的避稅,不叫做偷稅漏稅,那是政策法規在當時做的規定。查了這麼長時間,沒法兒用偷稅漏稅抓人,只能下個文件把稅率提高上去,然後也只能讓補繳前六個月的,已經說明了問題:在法律層面抓不到把柄。而這個重新規定稅率只能看做是事後補窟窿,補繳是給羣情激憤的大衆一個交代。這就像今天政府規定闖黃燈算違法,您前六個月所有闖黃燈被拍下來都要按照新規處罰一樣。不知道對如此任性的權力有什麼可高興的。
而媒體人吳先生認爲,雖然稅務局的新規十分苛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終的執行如何,普通民衆依然不得而知:
“你說是42%,但是因爲執行的人、地方的人他們是在暗處,或者說他們不是在輿論的中心,老百姓是關注不到的。他們到底是怎麼處理的?我們是完全不知道的,這完全是不公開、不透明的。”
此外,《南方都市報》日前的報道指,廣電總局或將下發新規,規定網絡平臺購買古裝劇時,每集不得超過800萬元人民幣,現代劇每集最高不得超過600萬元。劇集送審後,必須將劇組整體預算上報至廣電總局,如演員片酬超過整體預算的40%,將禁止發放發行許可證。
特約記者:揚帆 責編:胡力漢、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