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箭在弦上广受关注

0:00 / 0:00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宣布,根据301调查结果,对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中国政府3月23日宣布了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报复措施。美中两国的紧张经贸关系,引发舆论关注。

美东时间3月22日中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与中国301知识产权调查相关的总统备忘录。备忘录指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去年8月根据1974年贸易法开始的“301条款”知识产权调查发现,中国存在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一系列侵权行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指派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 )在15天内宣布将被提高关税的中国进口产品初步清单。预计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将受到影响。特朗普同时指派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与相关部门磋商,针对中国在美国科技领域的投资,制定新的限制措施。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美国财政部长在60天内,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汇报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尹尊声3月23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过去70多年来,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一直在推动全球化,以让美国的产品行销全世界。但是过去40年中,全球化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迅速发展,不但培育了美国产品的消费市场,更在很多方面成为了美国的竞争对手,这是美国人始料不及的。因此,美国从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多边合作的模式,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尹尊声教授认为,中国应冷静应对美国的这种转变。

“现在我要说的一个观点是,对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首先发动的贸易战,中国还是需要一个非常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美国现在要进行贸易谈判,或者宣布贸易战,不单是针对中国。美国现在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就NAFTA正在谈判。美国跟欧盟现在也在谈判。对日本、对南韩,他都同样的施压。所以美国现在是全方位的进行贸易保护。”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总统备忘录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23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会奉陪到底。中国商务部网站3月2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计划对128种、总计3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国际商务教授苏展对此评论说,

“我想这是中国的利益所在,中国肯定要想办法找出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另外还有个面子的问题。习近平的这个团队,对中国的国人要做个交代的话,他不可能让中国的国人觉得,美国怎么做,我们都满足美国的要求。为了保护面子,中国政府也会有一定的对抗姿态。但是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我想,两方面都在密切的沟通,中国会做一定的让步,不会让步太多。”

法新社3月22日报道称,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和美国一直是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但是美国和中国目前贸易关系紧张。随着两国商贸的增加,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在2017年上升到了3372亿美元。不过,如果不计商品贸易,单从服务贸易方面来看,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385亿美元。2017年中国在美直接投资为290亿美元。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期间,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与西弗吉尼亚州宣布框架协议,对后者页岩气和化学品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报道称,中国目前还是美国最大的国债持有者,2017年1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了1.2万亿美元。

(记者:林坪 编辑:嘉远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