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日澳外長組"印太披頭士" 中俄齊批:搞小圈子
QUAD : 一個有彈性的"印太披頭士"
3月3日,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外長在印度新德里結束“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一場公開的討論會中,四位外長在自比爲英國“披頭士樂團”的話題上,引起現場觀衆不停地掌聲與笑聲。
“披頭士成員是固定,他們同臺超過十年,…….不過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也出個人專輯"。在被問到如何定義“四方安全對話”(Quad)角色時,音樂迷日本外相林芳正接着也熱愛音樂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提出的類比說: “四方安全對話”像是一個更加有彈性的“披頭四樂團”,“我們四個人間的信任——基於共同的價值觀,比如民主自由,讓我們能夠在Quad中暢所欲言地交流。”
布林肯說,Quad是一個可變的幾何形狀,"一種國家間不同的集合,有些是非正式聯盟,有些是鬆散的夥伴關係,有些是建立在雙邊關係基礎上,有些是稍大些的集團"。他說,這背後的理念是"確保我們有能力接受任何特殊的挑戰"。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接着說,當四個國家聚在一起,討論的是“我們思考的是共同支持什麼,而不是反對什麼。”她說,把四國聚在一起的核心價值是開放包容、穩定、安全與尊重主權。
四位外長在臺上一來一往的默契及氣氛,讓活動主持人、印度學者薩蘭(Samir Saran)幾度問道,
“你們幾個人是有個 WhatsApp 羣組嗎?……你們在房間裏討論了什麼?"又引起現場一陣笑聲。
“我們見面時總有一種輕鬆的感覺。” 印度外長蘇傑生笑着說。
中俄齊批Quad: 搞小圈子
“四方安全對話”(Quad)最早是於2007年由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牽頭組成的民主政體聯盟。沉寂了幾年後,2017年,在時任美國特朗普總統時代被重新恢復外長級別會談。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則把Quad上升到峯會級別,展開從疫苗、供應鏈、科技、救災、海事上的各方面合作。
談到Quad的“復活”,見證整個過程的印度外長蘇傑生分析兩個原因:“首先,所有相關國家的戰略更加清晰。第二,國家間關係在此期間發生了變化。”他觀察到印太許多國家對於加入Quad 的熱情及意願都在增加。
“(Quad)最大的推動力當然來自中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告訴本臺,“日本感受到中國擴張對印太地區的影響,印度對中國也有不安。”
3月3日,四國外長在共同聲明中反對核武器的使用及威脅,同時堅決反對以規則爲基礎的海洋秩序所面臨的挑戰。聲明雖未直接點名中國,但強調在東海和南海“遵守國際法的重要性”,“我們強烈反對任何試圖改變現狀,或增加區域情勢緊張的單方面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再次用中國官方一貫的口吻批評Quad是排他集團。“我們一貫認爲,國家間開展合作應當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應該搞排他封閉的小圈子。”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中國官方齊聲譴責Quad正在擴大到印太的其他國家,並指責華盛頓試圖要把四方安全對話“軍事化”。
“北京可能對四國成員的結盟感到憤怒,但中國共產黨只能怪自己。 中共的好戰和擴張,從南海和中印邊界到東海和臺灣,正在拉近華盛頓、東京、新德里和堪培拉之間的距離。” 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uncil)印太事務研究員蘇布里克(Michael Sobolik)告訴本臺,他預估未來幾年,“四方成員國的領導層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Quad 關注南海 中國將與東盟進行《南海行爲準則》談判
“這(Quad)不是軍事集團,這不是那種聯盟。” 布林肯強調,“我們的主張不是要對該地區的國家說:你必須做出選擇。 我們是提供一個選擇,提供一個正面的選擇。”
日本外相林芳正呼應布林肯的說法,“這不是軍事組織,而是推動務實合作,我們不想排斥任何人,這是一個開放的架構。我們想推動的一件事就是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機構的法律。只要中國也遵守國際規範的規則,並且按照國際制度、標準和法律行事,那麼這就不是中國與四方之間的衝突問題。"
在“四方安全對話”關注南海問題之際,印尼外交部證實,中國及東盟成員國代表將在3月8至10日於雅加達開會,就制定《南海行爲準則》舉行談判。印尼爲2023年東盟輪值主席國。
記者:唐家婕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